海上转一个多月的美大豆船进港 买家称将依法纳税(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2 22:32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英国卫报8月8日的报道标题称之为,“生死时速为了赶‘死线’(deadline),大豆君意外在中国社交网络走红”,“飞马峰号”未能在关税加征落地前抵达中国,但船只到达后没有离开而是就地抛锚,一直滞留在海上,在中国境外绕圈航行,“价值超过2000万美元(约1.5亿人民币)的大豆在太平洋上漫无目的地漂流了一个月。”

据财新网8月11日引述中储粮油脂公司消息称,由于前期到港船只集中,“飞马峰号”一直在大连港口外锚地排队等待卸货通关,预计近日将开始卸货,并办理后续缴税通关手续。

中储粮表示,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和已生效的对美关税措施规定,依法缴纳各项税费。

另据环球时报援引“飞马峰号”货主的表述称,船只“打转”是在等待进港交货,“由于港口仓库容量有限,我们正在等待进港卸货,前边还有几艘船。”

8月10日,微信公众号“港口圈”引用了信德海事网主编陈洋的分析称,船舶抵达锚地抛锚后,由于受到潮流的影响,会不断变化船舶首向,而锚链入水有一定长度,所以根据船舶轨迹图来看,似乎是一直在跑圈,但是事实上船舶一直停泊在原地。

飞马峰号漂泊轨迹 图片来源加水印飞马峰号漂泊轨迹 图片来源加水印

上述说法也得到港口方面的确证。据“港口圈”引述船只将靠泊的北良港消息称,“飞马峰号”确已及时报港,但由于港口该段时间作业繁忙,在此之前,已经有5艘大豆船压港。按照正常的装卸速度,前5艘大豆船在15-20天内即可完成装卸作业,但是由于船舶集中到港,前5艘船中的大豆进入筒仓后,由于市场供需原因并未被清运出港,筒仓中的大豆只得进入场地为后一艘船“腾位置”,不停地倒腾筒仓,导致作业效率下降。

据“港口圈”称,这艘船只由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船上大豆货主则是一家名为路易·德雷福斯、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农产品莫阿姨公司。该公司每天需支付约12500美元费用租用这条船,这意味着过去这段时间已经有超过40万美元的额外费用产生。

但从财务角度来说,接下去大豆仍不得不在海上继续漂泊,因为按照农产品贸易规则,这些大豆不能运回原产地,要么倒进海里,要么另寻买家。如果从中国开往另一目的地,不仅要支付高昂的费用,也有可能被其他买家要求“打折出售”。如果继续等待进港卖给中国,那就需缴600万美元的关税。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