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美国又开始采取产业转型政策,试图把利润较低的制造业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自己通过跨国公司照样取得巨额利润,还能避免自己负担基础设施和环境成本等等。换了别的国家这么做,那叫产业空心化,非常危险。可是美国不用怕。
作为全球霸主,美国一手握着几倍于世界其他国家军力总和的强大武装,另一手抓着金融霸权操控世界市场,美国从来不会不赚钱,也没有人敢惹他。我们今天看见美国只需要多印票子就能“剪羊毛”,就是靠着这两手。
所以说,美国今天的经济是建立在自己霸权基础上的。维护霸权,是美国坚定不移的政策,不管嘴上怎么说,他的身体必须是诚实的。不然我们可能就真的再一次看见“罗马的衰亡”了。
针对
在这条路上,谁可能挑战美国的霸权,美国就要针对谁,不管是盟友还是对手。第一个挡了美国霸权之路的大英帝国,已经被美国挖空了墙角而倒掉了。
最近经常被提到的“60%”定律说的是,美国因为苏联和后来的日本的GDP都达到美国的60%,而被美国认真地修理。结果,苏联自己身子骨问题太多,又没有认真治病,最后散架了;日本则是今天还没有重新爬起来,只能叹气“失去的二十年”。
现在我们的国家似乎也基本符合了那个标准。
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了,这个“世界工厂”还不是仅做一个名牌包赚十几块的劳动密集型工厂,而是在许多机电制造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里也逐渐算得上一号了。
中国不同于别的国家在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因为本身的体量过小,很难发展出像中国这样产业部类非常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而且,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巨大的国家来说,可以很轻松地实现规模效应(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当然,也不能回避的是,中国因为工业化进程开始的比较晚,在许多制造工艺、生产流程管理若干方面还赶不上发达国家,另外某些尖端制造业上中国的短板也非常明显。
今天美国还可以通过瓦森纳协定,拽着西方国家一起对中国进行某些高技术产品的封锁,如果中国实现了产业升级换代,那这个协定就要成为一张废纸,美国制约中国很重要的手段就又少了一个。所以,美国必须趁着中国还没有补齐短板的时候下手,机不可失。
这是一以贯之的,不光是因为特朗普在台上。奥巴马政府当时也许是真的有点放不开,他对付中国的方案除了用“亚太再平衡”调集差不多半数的军事力量来威慑,政治上还挑动中国周边紧张局势,从南海到半岛不一而足。经济上他为了吃相文雅,试图打造一个专门用政治标准作为准入条件的“TPP”,美其名曰“不能让中国主导贸易规则”。
美国是不是真的“天命所归”不知道,但是天算不如人算是真的。
美国之前试图通过“新自由主义经济”在自己国家搞产业结构改型不成功,制造业大量流出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满世界地像福山说的那样“为了实现自由民主不排除武力手段”到处推广普世价值,最后掏空了自己的腰包。社会矛盾的积累最后导致了,特朗普这个“政治圈”外人上台,似乎美国的精英们也在欲哭无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