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团体标准划定了安全的底线,不过,“团体标准”中关于虹鳟属于三文鱼的权威性却受到质疑。
有网友在微博上表示,所谓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既不是国家标准,也不是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没有质监局给的标准文号,它就永远是只能在企业内部的生产标准。而这个标准要想生效,必须报相关部门备案。崔和解释,一般来说,团体标准高于行业标准,而低于企业标准,“有的企业为了创品牌,他会把标准制得很高,那对于我们团体标准来讲,我们不能够采用单一企业的标准,单一企业标准就会容易造成垄断了。”
虹鳟鱼属于三文鱼吗?
新浪微博认证为“知名评论人、杂文作家”的乔志峰发表头条文章,《虹鳟归入三文鱼,“指鹿为马”现代版?》。文章指出,标准是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同三文鱼分会成员单位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单位共同起草的。
乔志峰对这些利益相关方在起草标准的时所遵循的原则表示质疑,并担心消费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他认为,虹鳟蹭了三文鱼的IP,两者并不是一个东西,“三文鱼它比较有名,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比红樽要贵的多。你说我们这个鱼也可以生吃也非常好,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说是虹鳟生鱼片让大家去吃,为什么一定要叫三文鱼?”
实际上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主要是养殖的大规格红肉虹鳟,美国的三文鱼主要是阿拉斯加鲑鱼。崔和告诉中国之声记者,作为行业协会,不可能产生商业欺诈行为。
他认为,现在的红鳟鱼只是借了点大西洋鲑的光,可能若干年后,就是大西洋鲑借虹鳟鱼的光了。“因为虹鳟鱼再过几年价格肯定和国外一样,老百姓就意识到了,肉质美,颜色鲜艳,各种(指标)都比大西洋鲑高多了。”
这份团体标准中除了对三文鱼的定义和寄生虫做出了规定以外,对产品标签也作出明确要求,预包装产品的标签、营养标签都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并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让消费者清楚原料鱼来自哪里,并知晓产品的商品名及种名。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团体标准上市销售的产品标签上,应写明三文鱼(大西洋鲑)或者是三文鱼(虹鳟)等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