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城记|天平之甍:日本人"精神故乡"的千年往事(5)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3 16:28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正仓院在东大寺大佛殿西北面,在建筑上属于“校仓造”结构,地板高出地面,也没有一根柱子,是将三角形木材搭成“#”形并不断叠加的建筑样式。现存的正仓院全部为木构建筑,屋顶为四阿式,内分北仓、南仓和中仓,756年开始启用。

这一年,圣武天皇驾崩,光明皇后在举行49天的法会之后,将天皇日常用品及珍藏物品交东大寺保管,东大寺把这批遗物收入正仓院。此后,诸如东大寺大佛落成仪式等使用过的各种物品及信徒捐献物等,也收入正仓院。这里的收藏品数量大,种类多,其中包括日本制品、中国(唐朝)及西域、波斯等地的绘画、墨迹、金属工艺品、漆、木工艺品、刀剑、陶器、玻璃制品、乐器、面具、古代药品和历史文书,可谓集古代工艺美术精粹之大成,也被称为丝绸之路东方的终点。

正仓院共收藏9000件珍品,每次只出展70件,轮换展出,碰巧我去的时候在正仓院北仓库看到了“螺钿紫檀五根弦琵琶”。

琵琶的背面是用螺钿镶嵌的华丽花草纹,放射出五光十色的光芒,紫檀木的线轴上镶嵌着琥珀,茶色的琴身上还镶嵌着玳瑁等装饰。

如此精妙的乐器能发出怎样的音响?由于这是一千多年前从中国传来的稀世珍宝,难以允许人们调弦奏乐。

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刘宏军仿制过的乐器之一。

1994年,刘宏军和他的乐队在东大寺举行了第一次用这些复制古乐器和古乐谱演奏的音乐会,一千多年的金碧辉煌、一千多年前古寺寒钟和轻歌曼舞,在这些精美的丝竹管繁里流进了二十世纪的霓虹中……

当我听到唐朝的千年古乐从古老的东大寺里传出,我的心里荡漾着一种怎样的感激之情?我将怎样地感谢那些顽强地保存着唐朝文化生命的异国友人和我的那些顽强寻梦的同胞?他们使我这个无家谱可续,无家庙可拜,叫不出三代以上先辈的名字的漂泊者,在那一刹那,似乎豁然解开了那个苦苦缠绕着我的,叫做“我是谁”的孤苦方程式,使我在祖先壮丽的身姿上,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叠印的面影。

出了东大寺,天色已晚,决定入住离大佛殿不远的HOTEL NEW WAKASA(徒步5分),在这里泡完温泉后,品尝这里提供的怀石料理。

据说怀石料理最早是从日本的寺庙中传出来的,有一批修行中的僧人,在修行时清心少食,但却有些饥饿难耐,于是想到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以抵挡些许饥饿感,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演变到后来,怀石料理将最初简单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传了下来,发展出一套精致讲究的用餐规矩,从器皿到摆盘都充满禅的气息。

这里的怀石料理很有特色,装料理的盘子、碗等都是一菜一型,一菜一色,轻淡朴素,但不是素食,鱼肉都有,吃了不用怀石挡饿。

这不仅使我想起对日本食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僧人隐元。隐元全名为隐元隆琦,福建黄檗山万福寺住持,顺治十一年(1654)率领徒众20人离黄蘖南行,7月5日安抵日本长崎。创立新宗派,与日本原有的临济、曹洞鼎立,称为黄檗宗。

他们带到日本的,不只是宗教,而且有当时中国先进的美术、医术、建筑、音乐、史学、文学、印刷、食品生活等等,对当时整个江户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豆角,是日本人非常喜欢吃的一种蔬菜,在日语中,人们把豆角称为“隐元豆”,简称“隐元” ,因为它是隐元带到日本的。除了豆角以外,西瓜、藕、孟宗竹、木鱼等,都是隐元及其弟子带到日本去的。现在日本以隐元命名的食品和日用品,除了“隐元豆”之外,还有隐元帽子、隐元头巾、隐元笠、隐元坐垫、隐元茶、隐元豆腐等等,隐元也是日本中国式素餐(普茶料理)的始祖。

而怀石料理,就是普茶料理等素食料理的派生物。

也许是因为日本的和尚不像中国和尚那么守戒,因此派生出有荤有素的怀石料理。

也有日本的僧侣来这里住宿吃饭。日本僧侣的生活很自由,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他们不坚持吃素,只有在重要的斋戒活动时才吃素。他们结婚生子,生活丰富多彩。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