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6月,巴新总理彼得·奥尼尔(Peter O’Neill)访问北京期间,巴新成为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倡议的南太国家。该倡议意在全球建立港口、铁路、公路及管道网络。对北京而言,部分要靠贷款实现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扩大商业、贸易及战略影响力的一种途径。
在奥尼尔访问期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表示,两国关系进入发展快车道,双方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都达到了历史新水平。
6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图自新华社
7月,奥尼尔还邀请太平洋国家领导人在APEC峰会前与习近平主席会面。
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基建投资引起一些国家警惕。因担心债务压力,中国资助的巴基斯坦建设狂潮一直未能全速运行。由于斯里兰卡政府无法偿还来自中国的贷款,去年该国授予中国国有企业汉班托塔港99年的租赁经营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包括汤加、萨摩亚和瓦努阿图在内的太平洋国家对中国负有巨额债务,并面临还款压力,巴新也不例外。
今年5月,《外交政策》学者加布里·埃切菲茨(Gabrielle Chefitz)和山姆·帕克(Sam Parker)在为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的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撰写的论文提及“中国获取自然资源和积累债权的速度与规模惊人 应该引发长期关注”。
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政府赤字扩大,标准普尔于4月份将巴新的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B。并预计到2021年,巴新政府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将从目前的30%上升至40%。
巴新副总理阿贝尔表示,他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向太平洋小国提供的贷款。“他们做生意的方式的确有担忧。但在巴新,我们在非常严格地管理债务。”
中国已经成为南太平洋第二大援助国
日前,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已在2017年成为南太平洋第二大援助国。
报告显示,自2011年以来,中国对南太平洋地区的捐助和优惠贷款总值为13亿美元,超过了新西兰的12亿美元,少于澳大利亚的66亿美元总额。
然而,由于2017年中国承诺向该地区提供的援助是澳大利亚的4倍多,因而中国有望在今年超过澳大利亚成为南太地区最大的援助国。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外交部曾表示,对巴新和其他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受到了各国政府的欢迎。外交部称,中国援助南太平洋岛国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并不针对第三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