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皮革厂倒闭背后:民企成本飙升 利润薄如刀片(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4 13:01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事实上,企业的感受也集体反映在统计数据上。温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2017年的13年间,温州对外出口数据也是经历过山车。其中2005年~2008年的4年间,出口总额分别从61.84亿美元上涨至119.04亿美元,年均增幅在35.2%~17.3%之间,可谓高歌猛进。但自2009年开始至今,则呈现负增长或疲软的趋势。

数据显示,2009年出口总额为109.36亿美元,同比下降8.1%;2010年~2011年出口总额分别逆势增至145.43亿美元、181.65亿美元,分别增长33%、24.9%;2012年~2017年出口总额分别为176、96亿美元、181.46亿美元、185.51亿美元、171.15亿美元、1060.4亿元人民币、169.78亿元人民币,分别增长-2.6%、2.6%、2.2%、-7.7%、-0.1%、9.2%。

值得一提的是,服装、鞋类等作为温州传统支柱性产业则下降或疲软更为明显。记者粗略统计,2005年~2013年,鞋类出口额从15.84亿美元上升至51.56亿美元,除2009年下降,其他年份均保持较高增长;但2014年~2016年,则分别下滑至48.13亿美元、42.80亿美元、253.7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6.6%、-11.11%、-4.3%;唯有2017年有所上升至267.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5%。

而服装类出口额也分别从2005年的9.34亿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20.97亿美元,增幅也始终保持在高位。但到2012年,则出现明显下滑。数据显示,2012年~2015年,服装出口额分别从18.62亿美元下滑至15.53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1.2%、-3.2%、3.0%、-16.4%;2016年~2017年才有所缓慢增长,出口额分别为96.5亿元人民币、99.7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0.3%、3.2%。

“2008年金融危机时,制造业在最困难的时候净利润还在12%~15%左右,但这几年净利润却只有1%~3%,可以说薄如刀片。”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温州市工商联副会长周德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民间借贷引发“跑路潮”

温州永嘉县的某工业园内,一家锁具工业厂房正被挂在阿里拍卖的网站静待起拍,而这也是其第二次被挂牌,相比起之前的2700万元价格已经降至2100万元,但至今无人问津。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厂房之所以被挂牌拍卖,是因为银行追债,老板跑路。“这家企业在温州也是二三十年的老牌公司了,老板在2009年从银行贷款了几千万元还有部分高利贷,去炒房和开矿,因为还不起钱被银行追债。结果大老板在前年因癌症去世,儿子接手公司后也在去年跑路了。”该知情人士说,此前该老板在温州有多个厂区,总占地约在60亩左右,结果都因为到期无法偿债而卖掉了,现在唯一的厂房也被银行拿来拍卖。

类似的情况在温州并不鲜见,老板跑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上演。

据彼时媒体报道称,自2011年4月以来,由于无力偿还巨额债务,温州市已有上百家企业倒闭、企业老板跑路,甚至出现一天内9家企业主负债出走的情况,而且关停倒闭企业从个别现象向群体蔓延。

数据显示,2011年4月到2011年9月期间,一批涉足民间借贷的中小企业和担保公司也扎堆倒闭,而企业老板因不能偿债而潜逃或自杀的新闻也屡见报端。彼时温州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也瞬间激增,仅在2011年1月至8月期间,案件数同比增长25.73%,涉案金额50多亿元,同比增长71%。

而事实上,温州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民间借贷、向银行融资等可谓达到疯狂地步。而随着民间借贷接连爆雷,进而引发区域性金融危机,温州中小民企由此又步入另一份尴尬,融资难和融资意愿低普遍困扰着温州老板。

温州一位资深银行业人士在受访时表示,此前温州企业向银行贷款时根本不用抵押,只要别人肯担保就能贷款,甚至“刷脸”都可以。

而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彼时调查显示,温州彼时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其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同时来自温州官方的文件也证实,当地民间借贷规模占民间资本总量的1/6左右,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总额的1/5。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