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看到,“三文鱼分会”会长、执行会长、副会长,以及《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起草人单位,都是三文鱼生产销售产业链上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此,崔和向南都记者解释,三文鱼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怎么生产产品他们自己最清楚,团体标准由公司成员起草,在之后的审核阶段,则都是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员专家把关,由他们对草稿提出修改建议,最终,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批准发布。
南都记者在《生食三文鱼》编制说明(报批稿)中看到,《生食三文鱼》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行业内意见,收到22家单位回复意见,提出意见数59项,标准起草小组对征求的意见进行处理,采纳27项意见,未采纳25项。
对于《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的性质,崔和说,这是全国性的团体标准。“是所有企业单位参与制定的,包括我们的会员单位,中国大型的三文鱼企业都是我们的会员单位,都要按这个实行。”
最严格的是企业标准,其次是团体标准,再次是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会更容易些,如果国家标准订的太高,大部分企业做不到,就会变成行业垄断。“标准的好坏,关键在于采标率。所有企业都采用这个标准,就类似于国家标准了。现在先实施着,有这个基础,上升到国家标准就容易了。”崔和说,《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是生食三文鱼的第一个标准,接下来非常有可能报请协会主管机构批准,逐步上升为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
标注产地和种名解决消费者知情权问题
爱乐水产(青岛)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小洁是“三文鱼分会”执行会长,她参与了《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起草,对于虹鳟纳入《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她向南都记者解释,三文鱼是英语翻译过来的,是鲑鳟鱼科的统称,既包括鳟鱼,也包括鲑鱼。大西洋鲑只是其中的一种,虹鳟也是其中一种。
同样,一名湖北武汉的三文鱼研究专家也对南都记者说,没有哪条鱼专叫三文鱼,三文鱼只是一个商品名称。从学名上,鲑鳟类都在三文鱼里面。所以,虹鳟也是其中之一。
虹鳟幼鱼体侧有美丽的斑点。
崔和称,国内三文鱼总产量4万多吨,按照《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可以作为生食三文鱼的只有1万多吨。“对于生食三文鱼,要求每条鱼大于3公斤,肉质呈桔红色或红色。其他很多三文鱼不能作为生食三文鱼,无论是蒸吃,还是烤吃,我们就不管了。”
虹鳟寄生虫问题是人们特别关注的。南都记者在《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报批稿)中看到,在寄生虫指标方面,要求不得检出吸虫囊蚴、线虫幼虫、绦虫裂头蚴。
在崔和看来,有没有寄生虫,取决于生产环节的管控,大型网箱、循环水,没有传染源,传染不了,不可能有寄生虫。他对南都记者说,在征求专家意见阶段,寄生虫问题争论比较多。“有些专家说那些寄生虫不可能在养殖的鱼类中出现,去掉行不行。我说,那不行,消费者关心这个问题。写上‘不得检出’可以,哪个企业检测出来了就市场产品召回,这是企业问题,会马上面临市场惩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