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在多家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有上百种“敌草快”等除草产品出售。商家在商品介绍中称药效独特、“见绿就杀”,并以“百草枯替代品”作为商品宣传。还有商家还在“温馨提示”中称,因农药管理严格,建议买家最好不要在快递站开箱验货。
“敌草快除草剂6个小时见效,当天死草,不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敌草快属于低毒性的,对人畜相对比较安全一些。”一名商家向南都记者表示, “敌草快”毒性较低,安全较高,但未告知产品的实际成分。
非法添加“百草枯”问题早已引发关注
2012年4月,农业部、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曾联合发布公告称,自2014年7月1日起,撤销百草枯水剂登记和生产许可、停止生产,保留母药生产企业水剂出口境外使用登记、允许专供出口生产,2016年7月1日停止水剂在国内销售和使用。
在敌草快中非法添加百草枯的问题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2018年2月,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公布了2017年农药监督抽查结果的通报(下称“通报”),通报指出,非法添加百草枯问题突出。在抽检的197个灭生性除草剂(敌草快、草甘膦、草铵膦)水剂中,非法添加了百草枯有效成分的产品有17个,占8.6%。在84个敌草快水剂中有15个非法添加了百草枯,占17.9%。对此,通报称将开展全面监督检查,查清产品来源和去向,坚决打击擅自添加隐性成分的违法行为。
据华中师范大学上述教授介绍,当前国内仍有百草枯产品的生产,但仅允许专供出口。“百草枯是一种除草剂,不是用来喝的饮料。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误导,只要是发生了喝农药自杀的事件,就会认为农药是罪魁祸首,应该取缔农药。但农药和医药一样,都是人类的保护伞,农药保障的是人类的粮食安全。”其表示,通过近年发生的农药中毒事件,更应该从市场监管的角度去思考,进一步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