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浙江大湾区规划出炉 5年交通总投资1万亿(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4 18:49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此次公开的规划细则提出,浙江大湾区将围绕产业、创新、城市、交通、开放与生态六大重点领域分别实施建设行动。

在交通层面,浙江将开展湾区现代交通建设行动,打造高水平互联互通和交通设施网络,打造世界级港口集群,打造通达全球的世界级机场群,以及推进大湾区智慧化交通建设等。

根据此前公开的战略规划内容,浙江将在今后5年重点推进交通项目共计70项,估算总投资约1万亿元,5年计划完成投资约7500亿元,其中2018年将重点推进重大项目44个。

浙江省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大湾区的特点主要包括城市群建设、产业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内容。目前阶段的浙江大湾区建设规划,需要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来推动湾区内部城市群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从而促进形成大湾区的产业分工与发展优势,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

浙江怎样建世界级湾区?

今年5月底,浙江省政府就已对外宣布浙江大湾区建设战略的相关内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彼时已将浙江大湾区定位为世界级大湾区,浙江是否具备建设“世界级大湾区”的条件?

纵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等这些世界级大湾区,都是从重要的港口码头起步,逐渐延伸至港口仓储、物流与加工等产业,最后才形成较为完整的湾区经济格局。

此前,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发布的《浙江“大湾区”建设研究》中,曾提出浙江建设大湾区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短缺与不足。一是缺乏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载体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二是缺少世界一流的高校资源;三是缺少世界级的产业创新集群,浙江大湾区内的产业多集中在纺织等传统产业,整体水平并不高。

卓勇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来浙江大湾区建设的关键还在于科技创新,当前虽然浙江大湾区规划范围内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已达到一定的高度,能够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但与世界知名大湾区相比,总体产业发展水平并不高,产业结构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浙江省发改委在此次公开的规划内容中,重申了此前提出的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互联网+”科创高地建设行动,针对的正是当前浙江大湾区建设中存在的科技创新短板。

规划内容指出,要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强化人才集聚、建设一批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前瞻布局一批国际水准的创新载体,以及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与新模式。

其重点是以数字经济引领浙江科技创新,聚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柔性电子、量子通信等领域前瞻布局,建设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在集成电路材料、高端磁性材料、合成新材料等领域推进产学研合作,打造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制造中心。

陈建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浙江大湾区提出建设世界级的湾区目标,属于浙江对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对标国际知名大湾区的要求,推动高水平地建设浙江大湾区,摆脱粗放、低端与不平衡的发展形式。

“浙江大湾区不会是国家级的战略,这一战略定位目前已经十分明确。”陈建军指出,规划细则中并未提及浙江大湾区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质上,通过区域一体化推动全局一体化,正是当前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得以实现的具体路径。

陈建军表示,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经济规模已经接近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如此之大的经济总量怎样实施一体化发展,需要考虑多元的一体化路径。浙江大湾区建设、上海大都市圈和江苏扬子江大都市群发展概念等,都是各个地区在各自省市范围内提出的实施路径,与整体的一体化规划建设之间并不矛盾。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