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称"请暂时遗忘袁隆平"引热议 媒体:不能遗忘(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4 18:54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袁隆平顶住高压,带领团队积极寻找大面积制种失败原因。通过重新研究两系不育系的光温敏特性,建立了确保制种安全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程序”,使两系法“起死回生”,最终从研究走向了生产应用。

我国推广面积前三的杂交稻品种都源于“野败”

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数据,我国推广面积前三的杂交组合品种“汕优63”“汕优64”和“威优64”,都为三系杂交稻。这三大品种的亲本,都来源于“野败”。

“野败”(野生稻雄性败育株)为何物?它是袁隆平团队首次在海南发现并原创性利用其与栽培稻杂交、回交获得的第一个三系不育系。

1970年,袁隆平的学生和助手李必湖,在海南三亚发现了野败原始不育株。由此,袁隆平实现了他“利用野生稻和栽培稻杂交创制出不育系”的思路,进一步育成了败育彻底的实用型“野败型细胞质”不育系。

1972年,袁隆平向全国攻关组所有成员单位发放了“野败”材料,共同选育“三系”强优势组合。利用“野败”,袁隆平育成了我国首个野败型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从我国“三系”杂交稻所利用的不育系来源来看,“野败”来源的不育系占绝对主导地位。

至今,“野败”仍被国内外杂交水稻公司广泛应用于三系育种。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