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
电影《面子》里,外公为了自己“大教授”的颜面,不惜将高龄还怀着孕的女儿赶出家门;
母亲考虑到年龄差距,不愿公开恋人的身份,碍于外公的面子,险些与不爱的人结婚;
小薇更加矛盾,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女孩,她虽然愿意承认自己的爱人,却不敢公开;
Charles Cooley 的“镜中我”理论说,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看法、态度是反映自己的一面“镜子”。
这种通过他人的评价产生的“自我”,就是一个人眼中的面子。
外公从邻居的评价里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仁义道德的大教授”,所以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他不惜违背内心,牺牲女儿的幸福,来换一个虚无缥缈的形象。
与现实相比,电影中的纠结和拧巴毫不夸张,而且结局甚至过于美好了。
新闻中,一个女白领小由,38岁了还没有男朋友。她的妈妈为了让她成家,甚至找过神婆。
有一次妈妈听说当地一个水泥工还没有结婚,就执意介绍给女儿,小由坚决拒绝了,妈妈却骂她不孝。
“父母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