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怼归怼,但我说的很理智。”李宏烨说。
他告诉记者,“我和郭老师是一个学术讨论。咱也先礼后兵,先送他书。但是他对相声的评价标准,我不能认同。”
什么才是李宏烨心中的相声呢?答案就在他送给郭德纲的那三本书中——《说出你的笑:校园相声学》、《相声的有限元》和《逻辑搞笑实录》。
“相声可以称为‘矢量艺术’,而这和投资挺像的。”李宏烨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他认为,在听相声的过程中,观众先投资一些时间、精力,然后取得回报。
“相声有一个很直观的指标叫笑。观众要先听一会,然后笑。如果你铺垫35秒,观众在认真听。观众心里是有一个计时器的,他投资35秒,需要笑65秒整,才能满意。如果第一个包袱没笑到65秒,立马就得叫他接着笑,连续笑够65秒不能换话题。”
这样的数字源自于他的研究成果,他把35%命名为“李宏烨数字”。
他说,“观众的投资产出比是35:65,这是‘矢量艺术’通用的,我是从《名侦探柯南》里找出来的,还有很多电影都符合这个标准。”
“如果笑不够那么多,就别铺那么长。传统相声老是铺半天能抖一个包袱,观众能笑多久?” 李宏烨认为,这就是“传统相声为什么吸引不到现代观众的原因”。
怎么看网友的批评?
但从综艺节目最终呈现的结果来看,观众的反应似乎并没有按照李宏烨的预期那样笑够65%。当然,节目里他铺垫的35%倒是都留下了。
他后来也在微博中回应,“我们笑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客观的说并不是笑果最好的一组,所以我对我们离开并不意外,但我真心希望相声的标准应该是好笑,至少好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节目播出后,李宏烨的微博也遭到了不少网友“围攻”。记者翻阅其中的评论,很难找到有人对他表示认同。
对于网友不理解的声音,李宏烨给记者分析了一下网友的构成。
在他看来,网友包括三种人——郭德纲的粉丝、李宏烨的粉丝和根本不看相声的人。
“郭德纲的粉丝,他们不理解是对的,永远也不理解,我也不需要他们理解;而我的粉丝是不会到他那去说‘你那不叫相声的’,这就是我的粉丝和郭德纲老师粉丝的区别。”
那些“不看相声的人”,有些在批评李宏烨“没礼貌”。李宏烨坦承,自己也在检讨,“确实没礼貌了”“口无遮拦”。
但他又对记者说:“我为什么这么激动?不就是相声未来发展要完了吗?不就是你这么做了之后相声发展就要完了吗?甚至有很多人这么说,为了相声这么点破事,你有什么好激动的?相声在大家心中都已经成‘破事’了,要不是我这么怼郭德纲,根本没人关心这节目。这是不是很难过的事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