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患"儿童癌症之王" 32岁母亲送外卖月跑700多单(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5 13:57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风吹、日晒、雨淋,她把这些当作有趣的见闻讲给孩子听。但在采访中,她对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熬过来的”。

她曾被骗过钱,绝望过,甚至想到死。去年,积郁成疾的父亲被诊出癌症,母亲摔断了腿,她回老家照顾双亲。丈夫的银行卡被电信诈骗骗走了5万元,那是为女儿治病准备的最后一笔钱。他们去报案,但被警方告知追回希望渺茫。她大哭一场,大半夜要出门,母亲死死拽着她的手不放,让她清醒了过来,决定“继续活下去,活一天是一天”。

在孩子患病前,她从没去过大城市。去了之后,她发现这些城市的肿瘤医院、儿童医院被塞得满满当当,一张床位都要等上半个月。她见过一些昨天还在叫“阿姨好”的孩子第二天就没了踪影,也见过无数家庭像她家一样疲于奔命。在病友群里,他们少谈金钱,“因为各有各的路”。

她听说,有一对“城里的”夫妻依靠“厉害的人脉”,轻轻松松筹集了几十万元;也有一位年轻的父亲每天泡在直播软件上,和大佬互动拉粉丝和打赏,也赚得不少。

她自己想过各种筹钱的方法。她试过水滴筹,但转发捐助的都是亲友,“钱都借过一圈了”,最终筹集了十几万元;做过一阵“快手”,可是“面子薄,不会拉关系”,也没精力,就慢慢打消了念头。

在第二次进移植仓手术前,她曾带着萱萱在儿童医院旁的人行道上跪地乞求,一些孩子停下了脚步,又被大人拉走。收到的钱也是1元、5角,一天只能筹到100、200元。

“只要能救女儿,我做什么都可以。”她告诉记者。

刚开始跑外卖时,她害怕被投诉,因为会被扣钱。她认路本领不好,客人跟她讲“东西南北”,她难辨一二。从白天跑到黑夜,一些街道路灯幽暗,她也曾被街角烧纸钱的人冷不丁吓到过。

但为了赚钱,张宁大部分时间都在奔跑。不管是几十瓶饮料还是两只10多斤重的大西瓜,她二话不说提着就上楼。客人住在十几层,等不及电梯,她就两级台阶并作一阶,比电梯先到。

她开玩笑说这些力气都是“抱孩子练出来的”。每次萱萱做完手术后,都没有力气,她和丈夫只能轮流抱着走。在女儿得病后,她甚至还学会了打针。

做完两次干细胞移植手术和一次化疗后,7岁的萱萱显得比同龄人瘦弱许多,修长的双臂和双腿就像竹竿一样,衬得掉光了头发的脑袋更加醒目。干细胞回输导致身体发黑,夏天的裙子掩不住胸口巨大的疤痕。

由于手上的钱越来越少,在第二次移植手术后,尽管萱萱的血压还没完全稳定,张宁一家和医生商量,还是决定让孩子提早出院,每天去医院检查。她听说还有更先进的免疫治疗,一打听到至少50万元起步时,她感到无能为力。

张宁从不把这种担忧写在脸上。当订餐的客人把门打开小小的一道缝,她会满脸笑容地递上外卖,说一句“祝您用餐愉快”;遇到一些面熟的客人,她还会主动打招呼,“阿姨好,又遇到您了”。

只有当张宁离开后,这些客人才会收到短信:“您好,我是刚才给您送外卖的送餐员,同时也是一位肿瘤宝宝的妈妈。如果可以的话,麻烦帮忙点一下非常好评(超赞),每个超赞会给我增加3角钱的奖励,谢谢您的爱心和鼓励,在送餐途中肯定有做的不周的地方,我会努力完善并尽心完成每一单!”

张宁所属的外卖站站长张世伦告诉记者,他也是后来才发现张宁的难处。他记得,当时张宁来面试时看起来很焦急,但没有透露自己的境况,“可能是怕我有顾虑吧”。他承认,自己的确担心过,“毕竟这属于高危工作”。这是他管理这个站点以来招进的第一个女骑手。

张世伦说,在这个外卖站里,有从石油公司下岗的东北大汉,也有创业失败转跑外卖的大学生。在他看来,“互联网救活一批人”。

刚刚过去的7月,张宁一共跑了700多单,有几天完成单量还登上了他们站点榜首,好评数也位居第一。

女儿的饭菜,张宁只有在送外卖的间隙才能带去肿瘤医院。移植仓只有一个接近地面的窗口可供病人家属送餐,每天规定的探望时间只有早、中、晚3次。同院的一位病友记得,张宁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把饭盒往窗口一放就得匆匆离开。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