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乾隆皇帝下江南的记载,虽然名目不同,但饭菜的数量规制还是比较统一的。而这顿饭,与民间所期待的满汉全席存在显而易见的质的差距。荤的素的主食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九道菜。皇帝每天吃个位数的菜品,手下的官员却吃着一百三十四道菜的“满汉席”,想来就更不可能了。
清朝皇帝,没吃上过满汉全席
在影视剧的形象中,乾隆皇帝似乎已经极尽奢华之能事,达到了清朝皇帝生活的最高水平,而后来的皇帝们则因为国库紧张战事频仍,不得不勒紧腰带过日子。但是,起码在吃货的领域,这样的认知,是完全错误的。
2018年2月26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沥海镇一农村,实拍一场普通的农村宴席。当地一些特色菜少不了,例如用活梭子蟹做的呛蟹,特别受欢迎。但因为价格高,很多人只有在宴席中才会吃到/视觉中国
比如,在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的早餐中,就出现了远远丰盛于乾隆皇帝晚餐的菜谱,加起来约有二十多道菜之巨,且类似燕窝、鱼翅、海参这一类的食品也已经成为三餐常客。
到了道光、同治皇帝年间,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新的突破(超过三十道菜品),并且在形式上有了更大的创新。创新的具体表现,就包括花样起名字。
慈禧老佛爷对食物的追求,达到了满清贵族的顶峰。慈禧时代出现的添安宴,以燕窝作主料 、四碗一组。包括二十六道卤菜,加上其他的菜品共计四十道菜。菜品的名称,多用“千秋万代”"万寿无疆“等吉祥话。随着皇宫上下竞相模仿,添安宴迅速普及开来。
也是在这时,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现了“满汉全席”的踪影。
2012年3月21日,位于浙江杭州凤凰山南麓的中国杭帮菜博物馆/视觉中国
光绪二十六年 ( 1900年) ,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急忙出逃,途中一站是延庆州。 知州秦奎良“急碟”知会怀来知县吴永,要求正是“皇太后 、皇上满汉全席一桌”,这个说法,吴永也在自己的《庚子西狩丛谈》中予以确认。
因为时局原因,太后和皇帝最终没能吃成这桌“满汉全席”。但其实,遍览清朝的皇家文献,都不能找到这份”满汉全席“的真正菜谱,秦奎良所谓的”满汉全席“,其意思大概是让吴永一定要置办得丰盛,而绝不是摆出一道有明确菜谱的大席来。
至此,虽然清朝皇帝自努尔哈赤起就开始努力改良自己的伙食,但直至清朝末叶,皇宫承认的有明确规格的筵席,“添安宴”也已经是最顶级了。
2017年4月10日,国家非遗-福州寿山石雕“满汉全席”/视觉中国
即使菜品的数量可以达到四十品之多的“添安宴”,与民间所传的一百三十四道菜品的满汉全席仍有巨大差距。可以说,终清一代,都没有皇帝吃到过只存在于传说中的“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