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今年上半年GDP为11383.3亿,让辽宁省的表现十分亮眼。
以经济增速为例,2016年上半年,辽宁省经济增速为-1.0%,是全国31个省份中唯一负增长的省份;2017年上半年,辽宁省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实现2.1%的增速,但与增速为6.5%的吉林省和增速为6.3%的黑龙江省相比,仍处于末位;而在今年上半年,辽宁省经济增速赶超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高”是上半年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北青报记者从辽宁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辽宁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39.1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7.8个百分点。
在建设项目方面,辽宁省建设项目5259个,同比增加1294个,增长32.6%;完成投资2174.6亿元,增长10.1%。其中,亿元以上建设项目1808个,增加290个,增长19.1%;完成投资1733.6亿元,增长5.1%。
一带一路
多地进出口提及“一带一路”
自“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后,“一带一路”在助力中国发展、带动沿线国家共同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辽宁省为例。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辽宁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辽宁全省进出口总额3554.6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7.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538.6亿元,增长3.7%,增速提高7.7个百分点;进口总额2016.0亿元,增长7.8%,增速提高6.7个百分点。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对蒙俄及中亚等7国出口37.8亿元,增长8.9%;对中东欧16国出口20.2亿元,增长17.9%。”7月24日,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魏华祥在介绍山东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时,同样提到了“一带一路”。
他说,山东省深化对外投资合作,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655.2亿元,增长3.8%,“预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资51.2亿元,增长48%。”
经济总量紧随山东的浙江省,上半年的“成绩单”中也提到了“一带一路”。上半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13330亿元,其中,出口9840亿元,进口34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6.0%和18.0%。出口占全国的份额为13.1%,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较快增长,进出口4274亿元,增长11.2%。
副省级城市
深圳市和广州市突破万亿元
除各个省份上半年GDP陆续出炉外,15个副省级城市的上半年“成绩单”也相继公布。今年8月1日,深圳市亮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上半年全市GDP11009.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不论是总量还是增量,这个成绩在副省级城市中都是名列前茅。
上半年的财报显示,深圳和广州都跻身“万亿元俱乐部”,这样亮眼的成绩甚至超过了一些省份。
当然,新增企业和大项目对经济的运行作用颇大。
比如深圳上半年各行业新增企业增速均超过20%,其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73.29亿元,增长130.9%,增幅最高。
广州大项目引领作用也十分显著,三大投资领域完成投资超十亿元的项目达39个,同比增加12个;完成投资954.24亿元,增长97.7%。
成都在对外开放方面的进展值得关注。根据成都市上半年的财报,该市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数增长95.5%,总投资规模增长94.9%。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162.9亿元,增长26.0%。其中,实现出口总额1129.9亿元,增长30.7%。
当然,新产品、新动能也是拉动副省级城市的一大引擎。成都市上半年太阳能电池、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产品增速分别为197.6%、29.2%、40.0%。
杭州市的上半年数据显示,该市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两大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9%和12.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9.8和5.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10.4%、工业机器人增长108.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