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民警起底“校园贷”的套路
“校园贷”恶势力团伙瞄准部分大学生好面子、爱攀比、社会经验少的特点,通过低息引诱,签订阴阳合同,故意制造违约等方式实施诈骗,各个步骤层层递进,相互关联,最终编织成一张大网,让借款大学生一旦触网就难以脱身。今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警方揭示“校园贷”的种种套路:
强制收费。非法“校园贷”公司往往以无抵押、利率低为幌子,实际却以各类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名目收费,实际利率极高。如大学生小田借款5000元,12期还款每期还款542元共6504元,然而签完合同才知道还要扣除300元中介费和1000元保证金,到手仅有3700元。
阴阳合同欺诈。这类公司还会让借款人签订双倍的贷款合同,声称是行规,只要按期还款就没事。可事实上,借款5000元签下1万元的借款合同后,贷款公司就会通过支付宝、银行转账等方式打款1万元留下转账记录,有的还会拍照录像,随即让你退还多打的钱,但这些合同、转账记录、照片录像都为他们追债的证据。
故意制造违约。“校园贷”公司会设置苛刻的还款条件、故意设置还款障碍等方式导致借款人违约。有的规定每天上午9时至12时还款,一天一还,早一秒迟一秒都算违约。更有甚者,有的不告诉借款人还款时间,有的“鸡蛋里挑骨头”,比如发现借款人使用了信用卡、花呗、白条,便会以在多家平台借贷为由认定违约。
软暴力催收。“校园贷”公司以贴身跟随、泼油漆、电话骚扰亲属等“软暴力”方式,给借款人施加精神压力。更有甚者,大学生小吴借款逾期未还,4名讨债人员将他拘禁在网吧5天,不让他离开,迫使其父母还款6万元。
“过桥转单”垒高债台。一旦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校园贷”公司便会给贷款人介绍另外一家公司继续借贷。新贷款公司将会故技重施,利用阴阳合同的手法增加债务。经过多次过桥平账后,原本几千元的债务在短时间内会增加到数十万元。在调查中民警发现,一名大学生曾向该团伙借款5000元,在半个月内通过转单等运作方式飞涨到了60000元。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侦大队民警董盼提出3点防范建议:急需用钱时向父母或亲属寻求帮助,切勿向小额贷公司、借贷APP贷款;一旦发现自己落入“校园贷”陷阱,应立即报警并告知父母和老师,不要独自解决,以防越陷越深;学校应加强校内管理,及时清除校内“校园贷”广告,并定期开展防范“校园贷”宣传,严防学生被发展为小额贷公司业务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