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北漂",他们能买得起房子吗?(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7 19:30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此外,还会动用一些行政手段来调节。比如另辟官地盖官房,低价售卖、出租,又将京城贪官的罚没财产充实官房库存。和珅倒台后, 其名下大批房产就大大充实了官房库存。

调控效果显而易见。在已有的记录中,从乾隆八年(1743年)到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 74 年内,绝大多数时间的外城住房房价每间不足 40两,100两以上 /间的房价仅见两次,内城住房价格亦多在 30两上下跳动。

可以说,有清一代,外城住房房价多因应市场变化,而内城则绕不开政府的手。在庞大的内城区域内,面对城外垂涎三尺的富商,朝廷本可在房产上狠赚一笔,但内务府创收志不在此,即便是房产契税, 也常年稳定在交易额的 3%。广大内城虽离权力中心很近,那儿的房价在朝廷的庇护下,却显得很“平民”。

值得一说的是北京城较为稳定的人口数量。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内外城人口总数 70余万,与房产资源(据民国北京城房屋数推算为 77 万间以上)较为适配,这是房价常年低迷的关键原因之一,大概也是清代前期所有“北漂”之幸。

清代的北漂,他们能买得起房子吗?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