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身份危机:虹鳟混入后 考虑改称海产大西洋鲑(3)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7 20:26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此次标准制定参与者之一、国内最大虹鳟鱼养殖企业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下称“民泽公司”)在今年5月便“检测”了旗下产品“冰鲜三文鱼”体内的寄生虫。

民泽公司提供的一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检测报告中,检测结果为“未检出”的异尖线虫,是一类成虫寄生于海栖哺乳动物、幼虫寄生于某些海栖鱼类的线虫。但讽刺的是,这项检验根本没有做的必要,因为这是海鱼寄生虫,并不会出现在淡水虹鳟身上。

“(检测机构)几乎都利益相关,你觉得谁会给你去做中立的检验啊,”王金和笑称,如果真的有机构原意秉承客观公正做寄生虫检验,“那到时候结果会很好看的。”

虹鳟蹭三文鱼被曝光后,正宗三文鱼销量大跌

从今年5月份爆发的虹鳟与三文鱼之争,到7月份澎湃新闻曝光虹鳟仍以“三文鱼”之名在电商上销售,只字不提“虹鳟”且仍推荐生吃,两次舆论热潮对国内淡水虹鳟的销售影响并不大。王金和说,这是因为虹鳟的销量一直都不高。

但受影响最大的是大西洋鲑的价格和销量。他透露,5月份事发后,全国大西洋鲑市场暴跌,“大量一级进口商一批以及二批的三文鱼烂在手上,大众对整个消费体系的三文鱼都产生了恐慌。”

将虹鳟归入三文鱼,对真正的大西洋鲑销量产生影响,而进口三文鱼未来的称谓也或将改变。王金和说,现在他们圈子里流行一个新说法,“未来大家都卖三文鱼的时候,我们就再也不会说三文鱼了。我们会说我们卖的都是海产的大西洋鲑,这个就是直接影响。”

除了提到团体标准的起草参考了所谓的欧洲提法,崔和还将红鳟与大西洋鲑相比,甚至对比两者价格。崔和对澎湃新闻表示,“从虹鳟的角度上来说,在挪威也好,法国也好,到底是大西洋鲑贵还是虹鳟贵,毫无疑问是虹鳟,再说邻近的日本,虹鳟的价格也比大西洋鲑高多了,消费者没吃亏。”

崔和称,虹鳟的肉质、色泽、口感都超过大西洋鲑,在未来五年,国内虹鳟的价格肯定要超过大西洋鲑。

对于虹鳟价格要比大西洋鲑贵的说法,参与团体标准起草企业之一的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国内大西洋鲑养殖企业,其鲑鱼养殖基地经理江鑫对澎湃新闻记者含蓄地表示,“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导致不同的价格。”

他提到,相对于大西洋鲑,日本人更偏爱虹鳟,但这与日本市场的背景相关,“不同市场背景下定价机制不一样,这是个多变量的问题。哪条鱼好,这还是个市场运作方式的问题。”

王金和举了美国和智利的三文鱼主产区的例子,这两个地方的虹鳟价格非常明朗,三倍体虹鳟的价格基本是大西洋鲑价格的一半,这反映在价格体系以及在销量体系上。”但国内“三倍体虹鳟或虹鳟的价格并不比大西洋鲑便宜”。

以东方海洋为例,王金和说,该企业的大西洋鲑早先出货价一般为40元左右一斤,现在随行就市,市面价高时按44元一斤出售。而国际市场上的三倍体虹鳟“正好是大西洋鲑半价”,三倍体红鳟20多元一斤,普通二倍体虹鳟只要10多元一斤。如果虹鳟价格对标大西洋鲑的售价,王金和认为,这“完全就是定价策略”。

虹鳟为什么蹭三文鱼的热度?王金和直言,“国内淡水虹鳟鱼的销量原本就不好。如果销量非常好,就不需要去蹭三文鱼之名了,包括想办法提高更多销量。”虹鳟蹭三文鱼热度的做法在流通领域一直存在,这“导致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对于trout、salmon会有详细的标注要求,因为这样的混淆在欧美一样存在”。

目前,FDA已明文规定:虹鳟在食品包装上不得标注为鲑鱼(Salmon,粤语音译即“三文鱼”)。

大西洋鲑养殖企业东方海洋为何也参与标准起草?

“行业协会在没有国标的情况下,出于自身立场来定一个更有利于自己的标准,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王金和认为,由于“三文鱼”是个约定俗成的称呼,一直没有官方机构对其作出定义,行业协会抢了先机,将虹鳟归入三文鱼。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