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龙在农村出生,打谷子对他来说,还算轻车熟路。当天,他主要负责使用老式的手动打谷机打谷子,期间还指导帮助一些年轻员工收割、晾晒。
余金龙坦言,打谷子使用的劳动工具,是张超家里的四五把镰刀、两个打谷机和数个箩筐等。由于大家不是经常干农活,也都不太熟练,打谷子过程中,每个小组内部成员也是分工合作,轮换着干活、休息。
“很多年轻员工根本就没有干过农活,刚开始感觉新鲜,劲头足,到了后头,好几个累得喊‘不行了’,大家看了哭笑不得。”余金龙笑着说,大约花了4个多小时,大家把张超家的2亩稻田里的粮食收割、晾晒完毕。看着院坝里晾晒的约2000斤稻谷,众人一边擦着汗水,一边笑谈干活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打完谷子他们说……
受助员工
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张超今年22岁,今年2月份才进入公司,从事招商工作。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往年秋收都是父亲、母亲、他以及奶奶四人负责,一家四口要耗费三四天时间,才能把这2亩稻田里的粮食收割晾晒完毕。然而,随着父母、奶奶年龄的增长,加之父亲风湿病有所加重,今年预计要四五天才能完成。于是,张超决定请假三天,再加上两天周末,回家帮父母打谷子。
“如果请人,400元钱一亩,划不来。”张超说,父母靠务农维持生计,每年的稻谷大部分都是自己吃,少部分卖了买肥料。现在的稻谷卖出去每斤1元多,如果请人收割,那几乎就没有收成了,所以向来都是家里人自行收割。
令张超意外和感动的是,公司领导知道他的情况后,竟组织全体员工前来帮忙,这让他深深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张超的姐姐在电话中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小时候,每年秋收,她和弟弟都协助父母收割稻谷,两亩地,快则一天多时间,慢则三四天。最近几年,家里秋收是父母打主力,奶奶和弟弟协助。父母身体不太好,体力不够,干起活来比较慢。当天,她回家看望父母,弟弟公司里的领导和同事已经帮忙把谷子收割完毕,家人都很感动,表示谢谢。“要不是大家帮忙,今年打谷子可能还得四五天才能完成”。
其他员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该公司员工江洪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秋收体验”让他记忆深刻,早上5点多起床,集体到农村打谷子,这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通过这一次活动,他体会到了务农的艰辛,通过对比感觉到,现在的生活、工作环境已经很好了,所以一定要更加感恩父母、朋友和同事,热爱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员工唐建国称,10多年没有打谷子了,这一次活动又让他重新回到青年时代,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此外,他还感受到,团队团结协作一起干活,虽然累但是很开心。
公司法人代表宋长雄说,在这次活动中,他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任何事业没有捷径,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完成。
对于这次特别拓展活动,余金龙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成功达到了拓展活动本身预期的“锻炼员工吃苦耐劳品格、增强企业内部团结协作能力和凝聚力等”的目的,还为员工解决了实际困难,让公司更有爱,一举多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