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减霾封灶台?官方:系单位灶台 未整改到位被封(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23 14:52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礼泉县委宣传部一高姓副部长表示,此事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网传照片中贴封条灶台确为该镇一驻镇单位所有,并非普通群众家中灶台,“目前已要求该镇在推进治污降霾工作中,对当地群众做好解释宣传工作。” 

给“农户灶台被贴封条”的舆情应对点个赞

为治霾给农户灶台贴封条?近日,网友分别上传的两张封条贴在了灶台上的图片引起广泛热议。其中一张出自礼泉县史德镇,一张出自西安市临潼区。这让不明真相的围观网友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不免纷纷感慨:如此治污减霾,是不是矫枉过正了?

事实到底如何?据最新报道,临潼区“农户灶台被贴封条”,其实是因为企业手续不全、违法生产被查封后,企业主心存怨气将一张原本贴在生产设备上的封条,贴到自家灶台铁锅上拍照转发给他人,伪造照片“调侃”政府,然后知名博主“打抱不平”,目前三名嫌疑人被警方依法处理。而另一个事件中,礼泉县史德镇的封条贴在了灶台上倒是不假,但灶台并非网传的农户家里,而是驻镇一单位所有,“因未按要求安装油烟处理设施被查封”。

看来,“有图有真相”的惯性认识,这下又让一些人悄然两次上当。想想也是,尤其是在人为刻意制造的假象面前,不被误导几乎不可能。当然,从事后看,这两张图片带给人们的思考,不仅仅是再一次告诉人们,“有图有真相”有时候也是骗人的,同时还在于,两张图片20日上传后,随着一些网友的不断接力传播,因此而起的负面舆情扩散不可避免,相关部门经受住了这次考验。

如今看来,就在舆情起势之际,官方迅速介入,查出真相,以正视听,当真相渐清,便摆脱了进一步持续发酵的不利局面,避免整个舆情变得扑朔迷离,更趋复杂化。

老实说,网络舆情应对,并不是每一个地方或者单位都能如此成功。有些事件在网络传开后,要么假装看不见,不做任何回应,任凭事态一步步恶化;要么是不会回应,顾左右而言他,漏洞百出,导致越描越黑,越回应越被动。很大程度上,这都是因为对于网络传播规律的生疏以及对于网民心理和需求的研判不准所致。

有人说,网络是个江湖,无处不风波。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公共舆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如何正确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网络舆情,这是绕不过去的现实议题。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