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石料流向民居建筑
有充足的证据显示,被限定用途的矿石在变成碎石和混凝土后,大量流入绍兴市内多个在建小区的工地。
59岁的曹明曾是绍兴上虞的一名运输工人。曹明运输的石料,曾被用于建设绍兴主城区较早建成的一批楼房。
从1987年开始,曹明连续做了15年建筑石料运输工作。1992年后的近10年时间,曹明管理着一艘载重量20吨的大船,通过浙东运河,将来自义峰山担山矿的石子、黄沙运到绍兴城东。绍兴中心城区的世纪花园小区就是其中一个石料供应对象。
北青深一度调查发现,直到2018年8月14日,从绍兴东发建材有限公司开采的石料仍在经由混凝土公司流向在建的住宅楼房。
记者从上虞区阳力混凝土公司一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东发建材公司开采加工的义峰山石子主要供应矿山附近的混凝土厂,阳力混凝土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该工作人员称,阳力混凝土公司每天收到东发建材公司供应的石子,“多时有1000吨,少的时候平均每天接收量有600到700吨”。这些由东发建材公司供应的石子,被加工成的混凝土材料运往上虞区的在建小区。
8月14日,北青深一度记者跟随阳力混凝土公司的18号混凝土搅拌车,来到上虞区正在建设的万固越珑府小区。观察发现,当晚18时40分,共有3辆31吨级混凝土搅拌车进入越珑府施工区。
据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建小区混凝土材料主要由两家混凝土公司供应,其中一家即为阳力混凝土公司。
混凝土材料通过管道从搅拌车中直接送上了在建的楼层,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高楼正以3天一层的速度建起来。
北青深一度记者使用经过计量检定的环境监测用x、γ辐射空气比释能动率仪(NT6101),对由阳力混凝土公司供应混凝土的一号楼一层室内进行取点检测,仪器显示检测结果在0.25-0.35微西弗每小时。即便以每天接触8小时计算,辐射值也已超过国际辐射每年接触限值:1豪西弗。
采矿区域的辐射检测值最高达到1.49微西弗每小时、
多处民居辐射值超标
与矿石的终端环境相比,义峰山一带的环境辐射值更高。
8月1日,贺源同几位环保志愿者对义峰山已开采区的环境辐射进行取点检测。记录的7组检测数据中,最低数值为0.37微西弗每小时,最高数值达到1.49微西弗每小时,其中绍兴东发建材有限公司正在开采区域的一处,几块矿石的检测数值为0.41微西弗每小时。当数值超过预先设定的警报数值时,检测仪会亮起红灯,发出急促的“滴滴”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