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来的持续发酵,美国企业界对关税问题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这次听证会本来是说开三天,但由于有太多企业想到华盛顿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被迫延长到六天。”张军指出,从整体的美国民众来说,感受到加征关税及关税报复所带来的压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美国的企业、尤其是进口企业是首当其冲的,他们最先感受到来自中国报复性关税的压力。
事实上,不少经济学家也认为,提高关税不仅会伤害美国针对的目标国家,还会损害美国经济本身。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经济学家哈希姆·佩萨兰(Hashem Pesaran)接受CNBC采访表示,任何贸易限制都将减少贸易,这对中国不利,但从长远来看,对美国显然也不利。
美国政府可能不顾抗议推进关税计划
在美国国内就关税问题分歧巨大的背景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的听证会给予了各界发声的机会,让这些企业有机会向政府介绍自己的处境,但这些意见的表达对于美国政府的决策有多大影响,似乎就难有定论了。
据华尔街日报此前的报道,美国化学委员会此前表示,定于23日生效的第二轮关税清单中加入了更多的化学品,尽管该委员会在此前的听证会上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报道援引该委员会的国际贸易主管称,这说明美国政府事实上并未听取民众意见。
“这类听证会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并无法律约束力。”张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这样做无非是要打开一个窗口,让美国业界和政府了解,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这个问题上是透明的。但目前看来,美方对中国进行高关税惩罚,行政当局方面的决心已下,没有什么法律方面的东西可以约束。“尽管也有不少人呼吁,美国国会通过相关法律进行约束,但目前来看无论是从操作层面还是意愿层面,通过这类法律的可能性都不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对外贸易专家屠新泉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美国国内反对加征关税的声音越来越大,自301调查到340亿美元再到160亿美元,听证会各方意见出现很大差别,到在160亿美元产品听证会上时,已经有九成以上利害关系方表达了反对意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