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中旬,朱晓东与杨俪萍按照按计划出游,到达杭州时,因住宿问题引发争吵。
本预定好的宾馆房满、不得不另选休憩点、返程的高铁票也售完,一系列的导火线直接将两人点燃,一吵便是三天。
待到乘火车回到家,他们还是争论不休。
最后,朱晓东掐住杨俪萍的颈部试图“让她不再说话”,几分钟后松手,杨俪萍已没有了呼吸、大小便失禁。
对着尸体看了3小时,朱晓东从衣柜里拿出红色印花被套。
他将尸体裹住放入冰柜底层,盖上透明薄板,摆好原来的东西,进行伪装。
几天后,他打开冰柜查看,又小心地将红色被套取出,拿下楼扔掉。
他打算瞒住身边所有人,直到105天后,杨俪萍父亲生日当天,杨家发来信息要求全家人一起吃饭,朱晓东才发现事情已无法继续隐瞒。
他叫来自己的母亲,指着阳台的角落,告知事实真相。
朱母一番劝说后,陪同朱晓东前往警局自首。
看起来,这只是一起十分偶然的杀人事件。但此事背后的种种细节,却暗示真相远比想象的复杂。
其实,早在案发之前,朱晓东的许多行为,已经令人匪夷所思。
他先是买入记录有详细杀妻案的《死亡解剖台》一书,后亲自带着妻子杨俪萍去学校,看着她辞职,又在出游前一个月不到,买入一个大冰柜。
朱晓东购买的《死亡解剖台》一书
藏尸长达105天,朱晓东才到警局自首,称自己于10月18日失手杀人。
在此期间,他拿着杨俪萍的身份证多处旅游,甚至飞到国外拍照,伪造出妻子依然在世的假象。
他用她的手机发信息与朋友圈,假装没事登门拜访杨父杨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