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一位衡中毕业的孩子的家长和我们讲到,至今对每年衡中开学的信息都非常关注。特别是之前的那些印象回忆,印象很深刻,今天分享给大家。
班主任的配备
带着孩子去报到那天,发现班里负责接待的居然是两位老师。一位是班主任,另一位也是班主任。衡中学生习惯称班主任为“老班”,另一位年轻的班主任被称为“小班”。
儿子的班主任由年级主任兼任。在我的印象里,一般学校的年级主任是不任课的,更不用说当班主任。但衡中的年级主任都要任课,而且当班主任。
后来才知道,衡中的校级领导大多也都担任班主任并任课。年轻的“小班”应该是新教师,协助班主任做班里的管理工作。
对此,同样作为教师的我,第一感觉就是,这样的模式既有利于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又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
客观地说,衡中的师资力量也许并不算特别强,年轻人也特别多,但他们都成长得特别快。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一些制度性的原因。
班主任的服务
孩子在初中毕业之前从未独立生活过,家长的担心是可以想象的。
开学那天,走出衡中的校门踏上归程,但家长们的心已经留在了衡中。
班主任仿佛知道家长的心思,我们还在回家的高速上,班群里就看到了班主任发上来的照片。
老师从各个角度拍摄学生在班里的照片,保证每个家长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正脸。
晚上是班级内部的联欢会,大家自我介绍,展示才艺,两位班主任老师全程录像,并把视频一段一段上传到群里,几乎是在“现场直播”。
看到孩子们快乐地融入了新的集体,家长们的顾虑也逐渐打消。一直到接下来的军训,这样的“直播”都在持续。
老师不断把照片及视频上传,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们的状况,分享孩子们的快乐。这样贴心的服务,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了家长们的担心。
家校互联网络的应用
衡中的网站上有一个家校互联系统,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之后,家长可以查询孩子从生活到学习各方面的信息。
比如每顿饭是在哪个餐厅吃的,花了多少钱,月消费额比同班级同性别学生的平均数差了多少,都有详细记录。这些数据可以让家长判断出孩子哪顿饭没吃,以及饭吃得好不好。
记得当时儿子总是舍不得花钱,消费额远低于班里的平均值,我们及时提醒孩子,才得以改变。
在家校互联系统里,也可以查询孩子的成绩。我们知道衡中考试多,天天以考代练。各种大小测试的成绩,家长都可以从网上查到。
而衡中老师的敬业精神也不是盖的,大型考试成绩从不过夜,下午考完,到半夜肯定能从网上能查到成绩。
家长们虽然看不见孩子,但通过网络,能够比较完整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03
很多衡中的学生家长,其实对衡中都经历过误解——认识——赞赏的过程。我曾经也和很多人一样,对衡中的教育模式大加批评,觉得那是应试教育的典型,简直一无是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