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上学的大学生谢瑞鑫遇到的骗局则是融合了上面两种套路。谢瑞鑫是一名骑行爱好者,2014年时第一次使用闲鱼将自己的闲置单车挂在上面就遭遇了骗局。对方提出用一台售价高于单车的手机进行交换,并且表示收到自行车后会把手机寄来。
“当时我也是没什么经验就答应了。找了个货车把自行车拉过去了,结果他收到车说链条断了,不要了。但我发货时车子还正常,不太可能突然链条断裂。本来想让货车司机再拉回来,但这样的话,我就亏了来回车费,一气之下我就不要车子了。现在想想,这是遇到骗子了,最后财物两空。”
――律师:遭遇网络欺诈可提起诉讼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部分中关村卖家存在欺诈行为,比如在闲鱼和转转上以低价吸引买家面交,最后却强买强卖。
QQ上可以搜到不少二手平台的维权群
对此,四川有同律师事务所张柄尧律师向记者表示,若有相关证据证实,卖家真实身份为经营者而非个人卖家,除退货退款外,买家可以请求三倍赔偿。
而对于强买强卖等行为,若金额较大情节恶劣,还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买家应立即报警,请求公安机关追究对方相应刑事责任。
此外,张柄尧律师提醒,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通过信息网络交付标的的,以买受人住所地作为合同履行地。因此,遭遇欺诈的买家在家门口即可提起诉讼。
对于平台责任,律师表示,交易双方可要求平台披露信息以便提起诉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若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网络交易平台将承担责任。
对此闲鱼客服提示,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一定要多查看社区规则,交易一定要在平台内完成,保留相关证据,才能更好的保障交易安全。
――网络二手交易该如何防骗?
相比事前防范,事后追责十分费力,那么该如何做才能避免被骗呢?记者咨询了闲鱼客服以及几位用户,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要留意买家的过往购物评价和在售宝贝信息。购物评价能反映买家的过往购物经验,如果负面评论过多或是评论信息高度一致,那么不是骗子就是刷的。
闲鱼客服强调,不要使用旺旺之外的聊天工具进行沟通,因为没有办法确认账号属于同一个人,这种情况更容易受骗。
闲鱼系统提示截图
二,要注意系统给出的提示,如果十分可疑,一定要终止交易。曾经遭遇“到手刀”的大学生小辉表示,自己直到对方收货时才发现系统给出了“该用户近期发货后发起退款12笔,高于均值,请谨慎交易”的信息,此时已经追悔莫及。
三,要留下充分的图片、视频证据,一旦发生纠纷,这些证据可以让你在和客服沟通时处在有利地位。
安徽的个人卖家梦月(化名)曾经在闲鱼等二手平台遇到过骗子,但最终维权成功。她表示,自己卖出的物品都有清晰的照片,而且把从装箱到寄出的整个过程都拍摄了下来,这样如果涉及到报警或是闲鱼官方处理的话有足够证据证明自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