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年,他无数次在夜里独自出行,到那些荒无人烟的水域,摸黑营生。他曾被毒蛇咬过很多次,也曾在半夜遇到在坟前哭泣的女人。
2003年,生下老二后,孟超夫妇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去了苏州,一直待到现在,只有过年才回来几天,孟洋8岁前都留在老家,常常辗转于两个姑姑家。一方面是为了躲避超生罚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挣更多的钱。
村干部孟主任说,由于孟超一直在苏州,后面四个孩子都在苏州生的,想罚款也罚不了;再者,村干部也觉得他蛮可怜的,没爹没娘,就他一个人,确实困难,也没有去收他的罚款。
直到2013年,孟超夫妇补办了结婚证,六个小孩才上了户口。
爷爷说,孩子们过年回来,就睡在客厅这张床上。
孟超夫妇刚到苏州打拼时,先在马路边卖菜,城管来了就跑,转卖水果,也挣不到钱,又去抓鱼卖,发现卖鱼能挣钱,才开始卖鱼。最困难时身上只有两三百块,进货都没钱。起初找叔叔姑姑借过钱,后来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其他人也管不了,各有各的孩子,自己的亲叔也有四个孩子,喂不过来。”孟主任说。
婶婶回忆,大约在十年前,孟超在苏州捕鱼,十七岁的小儿子放寒假,过去给他帮忙。下雪下雨都在户外蹲着,小儿子没吃过苦,哆嗦着过了一二十天,手冻得慌,就回来了。“儿子跟我说那里太苦了,我说你是有盼头,他没盼头,吃得了苦。”
“杀鱼弟”火了后,很多人不理解孟超为什么要生六个小孩。几个亲戚都认为这跟他的家庭有关。
“小孩多了好啊,热闹。我困难的时候没人帮忙,只有我自己。我的孩子多一点,将来可以互相帮忙。”在某个医院熄灯后的晚上,孟超向澎湃新闻记者吐露了心声,父亲去世早,母亲抛下他走了,唯一的兄弟也死了,就他一个人,遇到事情没人商量,有时候觉得很孤独无助,他不希望他的孩子也这样。
其实生完老四,王霞就不想再生了,刚好两儿两女。小五小六都是怀孕五六个月后才发现的,一照B超,都很健康,一个生命,“怎么舍得流呢?”
从2000年到2010年,王霞不是在怀孕,就是在生孩子喂奶,基本隔一年生一个,大的18岁,小的8岁。从怀孕一直到生,她照常工作,哪一个孩子都没耽误干活。
过了几天,孟超又劝告记者,30岁之前不要结婚,孩子最多生一个。
“那你为什么生那么多?”
“(当时)想不过来。生得起,养不起。”
在鱼盆里长大的童年
小时候过年,孟洋会带着弟弟妹妹遛弯、拜年,到叔公(孟超亲叔)家看电视,给他什么吃的,他都不吃。到了饭点,会带弟弟妹妹赶紧走,等吃完饭,再过来看电视。
有一年春节,孟超婶婶在杀鱼,她之前没杀过,不太会处理。孟洋看到就说,奶奶你杀鱼都不会,我来给你杀吧。婶婶看他的手被冻得通红,都裂了,不让他杀。那时候他大概八九岁。
在长辈眼里,孟洋从小就是个内向话少、听话又懂事的孩子,作为老大,付出的要比其他孩子多一些。只有跟同龄人在一起玩的时候,他才话比较多,有说有笑,很开心。
“小时候在姑姑家里,天天在河边抓鱼,除了抓鱼就是抓鱼,别的也没事,水也不深,跟着其他小孩一块去,那时候只想着玩。”孟洋回忆时难得带笑,露出两个酒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