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一共做了120个大棚,涉及面积257亩。”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中国人保财险寿光支公司的一位人士面带尴尬,作为政策性保险,这项业务投保率确实很低。
更为尴尬的是,寿光农业局提供数据显示,寿光全市温室大棚数量为14.7万个,此次受灾数量约为10.6万个,受灾比例超过2/3,其中坍塌数量为1.7万~1.8万个。
现场一片狼藉 每经记者 彭斐 摄
投保期限将调整为一年
“保险费率不是很低,现在相当于400块钱保费保两万。作为政策性保险,老百姓自己交的费率比较高,老百姓积极性不是很高,我们宣传了好多年,但一年比一年投的少。”张林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纪台镇孟家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孟令军表示,全村800多个大棚全部受灾,原来是提倡过保险,政府财政负责50%,其他农户自己承担,但这几年大家积极性确实不高。
在上述保险公司人士看来,“这个是一项惠农政策,但也不能强制菜农投保,认知需要一个过程。这几年在加大推行,但财政也不太可能全覆盖,大棚保险这项,财政补贴是50%,其他要由农户自己承担,这样的话就得遵守菜农的意愿。”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即便菜农为大棚购买了保险,但因为在相关条款上规定的8个月期限,让此次受灾大棚也不可能收到赔偿。
上述保险公司人士透露,因为种植品种不一样,菜农选择的起保期限也是不一样的,从9月1日开始,都是8个月时间,这个条款是山东省农业厅牵头,山东省财政厅和保监会共同规定的一个条款,不是保险公司规定的。
张林林同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时的出发点还是从全省考虑,这个期限避免了棚里没有作物的季节,而6月份以后,寿光大棚里基本就没有作物了。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投保率的保费与期限设置上的变化,可能让寿光大棚的投保个数不再停留在120个。
“保险期限上,2017年11月底的时候,山东省里面调整了保险条款,把期限调整为1年了,但我们2017年投保的还是8个月。”张林林表示。
“一两句话总结不了,投保率很低,其实我们一直在配合农业部门在推广。”对于投保率低的原因,该保险公司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在此次受灾后,我们已经联系了山东省里保险公司的条款研究人员,并提出的要求是必须把费率降下来。”张林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向农户征集意见后,初步想能不能分成几个档次,根据各自承担的费率来定,“具体方案还在研究,因为这种条款不可能一两天就出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