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亿航184出现之前,一提载人好像是很难很夸张的事情,再说无人机是不是可以载人的呢?确实很有挑战,对人的心理压力就是一大挑战。”胡华智表示,从无人机到“有人机”的跨度有很多具体的挑战,“比如抵抗大飞机的惯性,多旋翼是一个用螺旋桨转速来控制的飞行速度的飞行器,在飞机进行减速或者加速时,需要从马达、电源、速度控制器等各个方面进行精准控制与计算,难度非常大”。
“我们是全球第一家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的发布者,这种产品会尽快到达普通人面前,大量资本技术会涌入这个新兴行业”,胡华智透露,下一步,亿航智能将更关注提升乘客的舒适性和自主操控性。目前亿航智能已经开发出双人版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机型,并通过实际载人飞行测试,可搭载2位乘客,载荷280公斤。另外,在亿航184高配置的手控飞行版本中,机舱内加入了手动操控装置,为有飞行驾驶经验的乘客提供可自行操控飞行的选择。
“在创业环境方面,广州偏重于政策,它是省会城市,所以很多政府机关都在广州,作为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企业,我们更关心政策,人才在地区上区别不大,广州的大环境应该是很合理的。”谈到在广州试飞的经历,胡华智说“太爽了!”那时在广州玩航模没有太多的限制,买材料、零件也都非常方便,GHOSTDRONE 1.0就是胡华智一个人在广州捣鼓出来的。
亿航智能很早就在美国、德国成立了分公司,主要是为了抓住欧美的市场。胡华智说:“虽然国外的基础理论大的研究环境更好,但国内的AHRS(航姿参考系统)、卡尔曼滤波(一种对系统状态进行最优估计的算法)的基础理论也比较成熟,国内创业公司更加关心硬件,国内政策也对创业公司示好。”
但如何在城市间以至全球合理合法地飞行是无人机行业必须跨过的一道坎,要接受来自政府和民间的双重考验。胡华智承认,无人机部分区域的禁飞对创业企业来说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他认为从安全角度考虑,这个措施是合理的,企业也在一直摸索,“想要打破这种状况,就要创新,也需要创新,如何适应不同的航空条件,做到安全保障,我们需要多花些时间和努力让政府明白,出台更适合各种企业不同的飞行条例。”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