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心疼柳青"与"龙哥走好":不要加戏太多(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9-01 13:20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群内事,群内了。我认为这是社交媒体时代最起码的道义。

当然,在特定情况下,如果发言者触到了人性与良知的底线,晒出来也无可厚非,比如前几天一些滴滴群出现侮辱乐清遇害女孩的言论,把他们揪出来就大快人心。但湖畔同学群显然不属此列。

如果抛弃先入为主的印象,我们应该承认,在一个同学群内,存在私人交往,有这样针对个人的表态,也在情理之中。即便有同学表示“心疼柳青”“柳青加油”,也并不等同于支持滴滴“作恶”,支持柳青继续犯错。这些话可能还包含鼓励她勇敢改错的意思。

而这种圈内人的对话被外传之后,起初的语境便被破坏了。

使事情进一步陷入混乱的是,网上现在又出现了一份所谓“湖畔同学”的回应,说什么“我们不负责教语文……也不负责教逻辑”。这份回应不知是真是假,如果真出自湖畔大学学员,那只会火上浇油。

媒体评心疼柳青与龙哥走好:不要加戏太多

而我想要说的是,顺风车的事应该批评滴滴,批评柳青。柳青没什么可委屈的,但没必要上纲上线,对柳青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用想象力给湖畔大学的同学们加太多戏。

如果湖畔大学真是一个能够包庇罪恶、操纵舆论的神秘组织,也不至于出现群聊外泄这种低级失误。

批评一旦滑落到阴谋论的窠臼,被伤害的是批评本身。

3.不宜将天安社与湖畔大学混为一谈

同样,昆山“龙哥”的事,应该去挖他背后到底有没有黑恶团伙。天安社的传说只是个笑料罢了,没必要神秘化,也没必要高估。只要扫黑除恶是认真的,这个社那个社都是出来搞笑的。

也不宜把“龙哥”跟所谓“下等人”捆绑,这是对底层人的不公。如果天安社的事被传得太邪乎,没准有人真会把“龙哥”当“底层逆袭”的榜样,到时候我们只能哭笑不得。

对滴滴和柳青的批评,目的应在于使滴滴做出切实改进。对“龙哥”的讨论,核心在于法律与社会安全。天安社与湖畔大学终究是两场风波的边角料而已,让边角料反客为主,不利于公共讨论的进步。

将天安社与湖畔大学混为一谈,隐藏着一种极度诱惑又极度危险的想法:上层富人互相包庇恶行,而下层穷人只有抱团作恶才有出路。

这就把本来是技术、监管、公共治理层面上的事,简化为贫富对立。这种思维既是智力懒惰,又撕裂群体,为智者所不取。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