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虽然有一些“重复不了不代表造假”、“再给他一些时间”的声音,但是,“业内对这件事情基本有结论了,就是造假。” 13位实名学者中的一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这位海归学者还表示:“如果这种恶劣事件都不了了之的话,我确实会对国内学术环境感到绝望。”
撤回论文
日历翻到2017年8月3日。 “韩春雨论文事件”有了新进展。当天凌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在其网站上刊登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
声明称:“虽然许多实验室都进行了努力,但是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随后,河北科技大学在官网回应称,“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该校同时发表了韩春雨团队声明:“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并将实验结果公布,以回应社会关切。”
论文撤稿后,河北科技大学按照国际惯例,从学术、行政两条线进行了全面核查。8月31日,该校公布了对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相关情况的调查处理结果,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