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的一天上午,余小龙守在他刚开业四个月的录音棚里,突然一个30多岁样子的男子走了进来,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想要录音。余小龙打量了一下,这人喝了点酒,看起来有些潦倒。
随后这名男子掏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的正是日后家喻户晓的那段广告词,余小龙看完就笑了。
余小龙很快就让人录了音,他对录音内容信以为真,也没有多问什么,并出于同情没有收费。这名男子便摸出一个钱包送给了余小龙,说这就是江南皮革厂生产的钱包,余小龙更加相信了。
在这之后,余小龙接了很多这样的生意,每分钟收费100多元。但渐渐的,他发现路上走哪都是这种叫卖录音,就连卖手机的、开理发店的也在用,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营销手段。
其间他一个朋友假称黄鹤打电话给他,让他惊出一声冷汗。他开始发觉问题严重,并主动找到当地媒体,公开道歉并表示今后不会再做这种生意。
四川温州商会会长何必奖也在街头听过这些录音,他仔细打量过小贩们卖的东西,发现所谓江南皮革厂生产的钱包其实都是从荷花池皮具箱包市场进过来的廉价商品,成本在10-20元。广告词里那些“小姨子”、“欠薪”、“卖皮包”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而小贩们通过广告词的炒作,把价格翻到了100-200元,不少过路人会冲着这个噱头来买。
何必奖对此无法视而不见。一方面小贩们打着温州工人的旗号卖假货,是在败坏温州的形象;另一方面,他们又用假货欺骗当地老百姓。
何必奖把这一情况反映给各级工商、城管部门,督促其对这类小贩进行清理,效果很好。
尽管这段录音渐渐在四川销声匿迹,但从当年的媒体报道中可以发现,福建、江西、山东、浙江、重庆、江苏等多个省份,均出现了一边大骂老板黄鹤,一边兜售三无产品的情况。
2015年5月,一个叫刘典的互联网博主制作了一则视频,将江南皮革厂的这段虚假广告词配上了韩国歌手PSY的《gentleman》的曲调,《江南皮革厂倒闭了》就这样面世了。
一时间,各个社交平台、娱乐网站都疯狂转载。制作者刘典表示,自己也没想到这个花了5个小时用来练手的作品会如此火爆,“我不知道黄鹤是谁,不知道内容是否真实,也从未来过温州,只是觉得好玩。”刘典当年接受一家温州媒体采访时说。
2016年2月,刘典通过新浪微博声明视频内容不实,现已删除,并向温州其他皮革厂致歉。
但这首歌早已让黄鹤和江南皮革公司再度“走红”,魔性的歌词和鬼畜的曲风被网友们奉为“经典”,至今许多人一听到“江南皮革厂”,就会联想到黄鹤,联想到跑路,其刻板印象已深入人心。
“黄鹤”一去不复返
如今的机场大道618号,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已不复存在,但从墙外还能听到车间里机器轰鸣的声音。
附近一位村民介绍,厂区和厂房后来租给了其他企业。通过门前的告示栏可以看出,厂子里有多家泡沫、铸造、化肥企业在经营。
与618号相邻的是机场大道616号——江南阀门厂。比起618号,616号显得更加宽敞、气派。厂区护栏上设有“江南阀门”的椭圆形牌子,而在618号的厂区护栏上,只剩下半边“江南”二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