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不能说民主党人对麦凯恩的推崇就真的全出于政治盘算的作伪。毕竟,特朗普的上台和麦凯恩的死,对于坚信美国主流政治价值观的人而言,不啻于一种警示。而事实上,麦凯恩及其父亲、祖父足以代表20世纪初至今的美国本身,他本人连任五届参议员、两度参选总统的经历也确实配得上美国这一“新罗马帝国”的“元老”称号。
四世将门,“忠臣孝子”之家
麦凯恩的全名是约翰·西德尼·麦凯恩三世,从这个冗长的称呼就可以看出他的家世并不简单。他的祖父老麦凯恩出生于1884年密西西比,是一家种植园主的孩子。虽然体质瘦弱,但是老麦凯恩在成年后却甘愿放弃家族生意,投身刚刚兴起的美国海军,报考了美国海军学院。因为身体短板,他的成绩并不好,在116位毕业生中仅位居79名。好在当时大发展的美国海军极度缺少军官,老麦凯恩依然得以从军。在毕业后的二十年间,他辗转服役于数十艘美国战舰,最终在1935年迎来了人生的重大机遇。
当时,已经51岁的老麦凯恩毅然参加了飞行训练,成为了一名海军航空兵。拜此所赐,在1937年他当上了美国第一艘航母游骑兵号的舰长。1942年,他又被任命为海军专门负责航空兵事务的副作战部长(相当于陆军的副总参谋长),并得授海军中将的军衔。这一系列经历奠定了老麦凯恩美国海军航空兵先驱的地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作为海空力量专家的老麦凯恩自然走上了最前线,作为航母舰队指挥官参加了在瓜达尔卡纳、菲律宾和冲绳的海战。其中,在莱特湾海战中,老麦凯恩当机立断,在随哈尔西率领的美军主力追击日军诱饵舰队时,不等命令便率领部下舰只回头驰援兵力薄弱的滩头舰队。他的坚决行动促使担任突击任务的日本主力舰队指挥官栗田健男选择临阵撤退,扭转了美军被“调虎离山”的不利局面。这一系列功绩又给老麦凯恩增加了一颗金星,成为美国海军的四星上将。
不过,老麦凯恩未能享受二战结束后的和平时光。由于身体欠佳,在战争结束后,老麦凯恩就恳请回国养病。但老战友哈尔西还是强留他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亲眼目睹了日本递上降书。此后不过两天,老麦凯恩就因心脏病病逝。
麦凯恩的父亲、小约翰·西德尼·麦凯恩出生于1911年,从小到大,一直随着父亲的调任而四处辗转。和老麦凯恩一样,他于1931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选择了在潜艇部队服役,随后也和其父一样参加了太平洋战争。战后,小麦凯恩成为了一名两栖作战专家。与很少在机关任职的父亲不同,小麦凯恩多次在海军的分析、研究和管理岗位上轮换,并与1958年晋升为海军少将。1960年,他被任命为海军部长办公室立法事务总联络官,负责与国会和各路政治力量打交道。在这个位置上,小麦凯恩如鱼得水,他在华盛顿的宅邸很快就成了将军和议员们的俱乐部。
在华盛顿建立的关系让他在日后的升迁中受益匪浅。1963年,小麦凯恩晋升海军中将,同时成为大西洋舰队两栖作战部队的司令。1965年,在是否能够晋升上将的关键时刻,很多高级军官对于这位和政界走的太近的小麦凯恩颇有微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也认为这位中将算不上杰出的司令官。但是参议院少数党领袖德克森向来与小麦凯恩交好,前者亲自到约翰逊那里说项,并凭借着帮助约翰逊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的人情说动了三军总司令。最终,小麦凯恩如愿以偿晋升上将,还顺便与约翰逊搭上了线。
1968年,在越南和美国国内都“战势”正酣之际,小麦凯恩高升为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统帅整个越南战场的美军,一直干到了1972年退役。总结其军旅生涯,小麦凯恩一方面在政治上长袖善舞,能够在华盛顿维护和增进海军利益,甚至得到了一个“海权先生”的绰号。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坚信“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冷战斗士,是美国军界鼓吹第三世界冷战的旗手。1965年,小麦凯恩就作为司令官指挥美军入侵多米尼加,推翻了左翼政权。在越南战争中,他更是一力主张将战事扩大到柬埔寨和老挝,积极插手两国的内斗。小麦凯恩的这两点特质都被其子继承了下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