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是公司的高层,都有可能因为一个落后的决策迅速贬值。
在全球产业更替,科技取代人力的大背景下,从业者都应保持着危机感,因为“铁饭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2018年6月23日,浙江金华,按以往的经验,外国留学生想要在中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往往是靠中国朋友推荐,对留学生来说,找工作太难了 / 视觉中国
博鳌论坛尝试使用AI同传翻译时,一些翻译在朋友圈称,这次的AI同传是“继谷歌翻译后,又一个不要脸的产品”。
然而,AI同传在会议现场翻了车,犯了许多低级错误,还传出紧急招募英语同声传译人员救场的信息。
那些刚开始如临大敌的翻译们,瞬间长舒了一口气,有的甚至开始嘲讽:
马云说:“面对新的机遇,很多人都经历过四个阶段:
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那些寻求心理安慰的翻译们,也许正在看不起的阶段徘徊。
机器翻译的进步正在一步步威胁着人工翻译,几年前谷歌翻译给出的译文,还要进行几乎全文的修改。
今天的机器已经可以达到同声传译的水平。
与其嘲笑AI同传的一次翻车,不如增加危机意识,精炼自己的技术。
二、跟上步伐,才能甩掉危机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以来,每一次的社会升级,都伴随普遍的职业危机感。
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分析了300多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
结果发现,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类技能要求,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1、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
2、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
3、创意和审美
2018年8月13日,南京,一名设计师在工作室里设计作品 / 视觉中国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