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事业的高峰期,胡华智反而越来越“沉迷”于航模中。1998年踏入航模圈子、投资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馆、与航模老板成为朋友。胡华智是“疯狂”的航模迷,只要是商业版在卖的航模他都会买下来。与此同时,胡华智开始在飞机技术上进行深度研究,2004年他与同伴一起制造了国内第一架共轴双桨直升机,2005年他设计制造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和喷气式无人机,并为其自行研发飞行控制系统。2013年前后,他不再接手IT业务订单,而是没日没夜地沉浸在飞行器中。
而立之年已过大半,胡华智“歇业”了半年,一直在思考公司的未来发展,IT商业模式虽然清晰,好赚钱,但他更希望能够打破常规,找到无人机的商业模式,回归他最初的梦想——飞行。
“几百万能够搞研发就是这个时代很成熟的状态。”无人机配件成本下降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无人机创业环境,胡华智说,“(其中一个原因是)智能手机的崛起,现在手机可以放进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磁罗盘、GPS等等,以前一个单轴陀螺仪要3000块钱,传感器也是很稀罕的东西,现在都平民化了。”在过去,受到成本限制,如果资金不够雄厚,民间创客根本无法进入该领域,胡华智觉得创业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
2014年初,在清华大学的小咖啡厅里,一个蓄着大胡子的年轻人从胡华智身边走过,他顺手拿起了胡华智的无人机,觉得非常有趣,提出拿到国外众筹等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年轻、有冲劲、想创业,胡华智看中了熊逸放的优势,除了招募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团队,熊逸放的加入给产品打开了市场,亿航智能的市场部门和技术部门比例呈均衡增长。
很快,2014年5月,全国第一款手机操控的GHOSTDRONE智能无人机面世。如今,亿航智能的消费级智能无人机已经发展到GHOSTDRONE 2.0,无人机自动化集群飞行编队、智慧城市无人机智慧调度中心、亿航184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亿航天鹰Falcon行业应用无人机也加入到了亿航智能的产品系统,这一发展速度让创始人胡华智也感到吃惊,“整整三年,创造出这么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技术、产品和服务,这让我觉得很欣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