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思路里,不乏可疑的因素。前阵子,自如给甲醛超标的受害租客退全款,还被曝出要求签署“封口”协议。租客仿佛只是被当作了公关对象,而自如只是“摆平麻烦”。层出不穷的新闻说明,那些装修质量存疑、或者刚装修完就出租的自如公寓,绝不是偶然出现在市场上的,系统性的整改长期缺位。在甲醛超标这个问题上,自如装睡良久。
自如有底气“装睡”这么长时间,一来是仰仗着自己行业巨头的地位,毕竟租客在同类型的租房服务中,没多少别的选择。二来,违规成本确实不算高。前面提到的其中一起法院判决中,任女士入住后两个多月被查出白血病,但法院经过论证,认为任女士的病由租住房屋内甲醛超标引起的可能性极低,驳回了任女士的赔偿请求。最后,链家自愿支付了十五万的补偿款。另一起判决中的租客没有大碍,法院没有否认自如的责任,但自如被要求付出的,不过是200元空气质量检测费,以及408元的医疗费用。
不是说法院对个案的判决不公平,在司法实践中,证明甲醛超标和白血病之间的关系确实困难。单个的司法判决,也难以解决普遍的问题。说白了,巨兽般的企业缺乏约束。甲醛超标是事实,也不是偶然的个案,自如必须对此负责。一个月房租、十几万补偿这样不伤筋不动骨的代价,能触发彻底的改变么?事关千千万万租客的生命健康,敷衍不得。
说起来,甲醛超标无非是装修偷工减料,或是装修完没晾够时间。这跟企业快速扩张的逻辑是一致的:压缩成本,加快周转。近些年,租房市场的玩法让我等小白叹为观止。包括自如在内的许多长租平台,都玩起了租房贷款,简而言之,就是租客贷款一年租金交给平台,再分期还贷。租房平台以此快速融资,钱拿去做什么,房东不掌握租客不晓得,但出了问题,风险却要落到租客和房东身上。近期,杭州已经出现一例长租公寓“爆仓”。自如规模庞大,“爆仓”风险似乎不大,但把租赁也玩成金融,总叫人生疑。租房贷和甲醛超标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在企业的狂飙突进中,他们的步调是一致的。
企业深谙市场需求,洞悉人性,却似乎经常看不到具体的人,面对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甚至生命危险的漏洞,他们的迟滞和麻木令人震惊。企业一路高歌,承受代价的,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古希腊哲学家安提西尼讲过一个寓言:森林里,兔子提议建立新秩序,所有动物一律平等,松鼠、山羊们纷纷拍手赞成,这时候狮子大吼,“你们的利爪在哪里?”于是,森林一切如旧。这则寓言在西方被称作最早的“丛林法则”。现代社会,早不该是弱肉强食的丛林了,谁也不愿意做任人宰割的兔子。我们憎恶耍无赖的高铁“座霸”,恐惧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向的“社会人”,也不想做资本刀下待割的肥肉。你我皆凡人,所求不多,只是最基本的安全和正义。这理当被回应、被呵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