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口碑价格大打折扣
会东县地金元松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从事松露出口多年,目前每年出口几十吨松露到法国、德国等10余个国家,“在国外,一斤成熟的中国鲜松露要卖到上千元,而不成熟的松露根本卖不掉。由于国内的松露过早采挖,导致品质参差不齐,在国际上的口碑和价格也大打折扣。”
日前,在会东县举行的黑松露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培贵介绍,目前我国境内由于采挖过早、方法不当导致幼嫩松露品质低下,松露国际声誉受损;价格低,仅是国际价格的1%~10%。
粗暴采挖可能导致松露绝产
刘培贵说,农民用挖地、刨洋芋的方式去找松露,切断和打乱了地下菌根和有序菌丝,导致块菌及其共生植物根系系统被干扰和破坏,基因交流受阻、遗传交配型传递繁衍困难,是种“杀鸡取卵”式的采挖方法,最坏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松露绝产,成为濒危物种。
保卫松露
政府出台保护措施
300多个巡山员守护
科学采收
会东县规定每年3月1日至9月30日为松露资源的禁采期。禁止采挖直径小于1厘米、未成熟的松露;禁止采取刨挖的掠夺性、毁灭性方式采挖松露,鼓励采取培训松露犬等方式科学采收松露。
巡山保护
像郑朝明一样的巡山员全县有300多个,“以往,巡山员的任务是查看植被、火情等,今年专门增加了松露巡护这项工作,一旦发现有人挖采就向林业等部门报告。”
世界三大顶级美食
松露
珍贵
松露学名块菌,是一种珍贵的野生食用菌,被誉为“厨房里的黑钻石”“来自天堂的味道”,和鹅肝、鱼子酱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顶级美食。中国松露在国外卖上千元一斤。
稀有
松露分布的地域较狭窄,仅有欧洲及中国的西南部——四川攀西地区和云南部分地区出产。全球年产量不过400吨左右。
昨日,会东县堵格镇黑塘村的郑朝明上山巡视,他是村里的巡山员,查看是否有人提前挖松露。
“现在每天都要巡山,主要是防止村民违规采挖松露。”会东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说,像郑朝明一样的巡山员全县有300多个,“以往,巡山员的任务是查看植被、火情等,今年专门增加了松露巡护这项工作,一旦发现有人挖采就向林业等部门报告。”他表示,往年这个时候,提前采挖很普遍,今年挖采的人就少了。
举措1规定时间
3月到9月为禁采期
“近年来的无序、提前采挖,松露产量出现减少倾向,所以进行合理保护很有必要。”会东县林业局局长普会明介绍,为了进一步保护会东县野生松露资源,会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多项措施。“主要目的是维护松露林地权属人合法权益,遏制松露资源濒临枯竭的不良态势,打击盗采盗挖松露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科学采收松露资源。”
早在2015年,会东县就颁布了《关于依法保护松露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决定》,今年7月16日,会东县人民政府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松露资源保护工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根据松露资源的生物学特性,规定每年3月1日至9月30日为松露资源的禁采期。
通告显示,禁采期内,禁止在松露林产区实施一切采挖松露的行为,禁止实施当年产松露的市场出售、购买和加工行为。松露经营者销售往年库存松露,需取得松露保护协会或松露专业合作社或村民委员会证明方可在市场内销售。禁采期内,禁止在县城市场内外擅自摆摊设点交易松露。
举措2规定大小
直径小于1厘米不准采挖
“每年10月1日以后,县人民政府宣布松露开山采挖以后,各松露专业合作社和松露林地权属人,方可根据当地松露成熟情况,有组织、科学、有序地开展松露采挖活动。”通告还对采挖行为做了相应的规范,禁止采挖直径小于1厘米、未成熟的松露;禁止采取刨挖的掠夺性、毁灭性方式采挖松露,要求采挖后需进行土壤回填等保护松露生长环境的措施,并鼓励采取培训松露犬等方式科学采收松露。违者分别由公安机关、林业、工商等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