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死"群体的生与死:儿子死后父亲潜入自杀群劝生(6)

www.antiquew.cn/news/ 2018-09-04 12:51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律师张晓玲致力于互联网对青少年不良影响的公益诉讼,她认为,腾讯作为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平台,应当承担起监管之责。对此,腾讯公司的安全策略专家何欣则称,根据国家安全网络法规定,出于保护公民隐私权,腾讯不能查看网民个人聊天以及群聊的内容,但已对“自杀”、“自残”等关键词在QQ群搜索中进行了屏蔽。针对自杀群,何欣称设有专属举报标签,网友举报后,一旦情况属实,便会对相关群组进行封停打击。目前,在QQ的搜索引擎中输入“自杀”,会弹跳出腾讯微光行动针对自杀人群提供的帮助信息。

但这种方式仍然是被动地等待有自杀意念的人来寻求帮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朱廷劭于2017年4月推出了心理危机自助服务的在线系统,针对在微博上表现出自杀意念的用户,计算机可以自动识别并主动发送信息,告诉对方可以寻求的帮助,并由专业志愿者与其进行沟通,从而实现主动干预。然而由于目前技术和团队人力的限制,以及缺乏企业和政府的有力支持,所覆盖人群也仅是网络世界中极小的一部分。

八月初,身心疲惫的胡明决定暂时放下自杀群中的一切,家中小儿子即将高三,他不希望自己的悲伤情绪影响到家人。他要群主“疯癫狂人”转达自杀群里的网友,他不再管与自杀相关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好好活着”。

无法拯救的生命也让李俊华有些喘不过气。八月,李俊华通过了兵检,将于九月中旬入伍当兵。兵役期间无法使用手机的他也将暂时离开自杀群。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有点影响力”,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来继续关注自杀群体,而不像现在,“有心无力”。

8月17日下午,胡明的QQ邮箱中收到了一名网友的遗书。他瞒着妻子,最后一次报了警;同天深夜,李俊华收到了阿k母亲的信息,他买了40块的纸钱,一边烧一边呼唤阿k的小名“琪琪”。“隔着那么远,不叫她名字,阿k收不到这些纸钱……”

在网络世界光亮无法照到的角落,自杀群里的头像暗下之后便被遗忘。那里的生与死“轻如鸿毛”,生命逝去时,没有挽歌,没有葬礼,无人知晓。

太多拉不住的生,劝不住的死,却“重如泰山”,压在劝生者们的身上。他们步履蹒跚,回望又回望。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