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套索:二战德军差一点掐死苏联的石油工业(3)

www.antiquew.cn/news/ 2018-09-04 14:42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致命的套索:二战德军差一点掐死苏联的石油工业


自然,由于石油原料不足,1943-1945年苏联炼油工业也受到极大影响,石油加工厂生产能力只启用了三分之二左右,苏联后方的汽车不得不尽可能“采用固体燃料”,通过加装气体发生器改烧煤气。《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哀叹到“由于石油工业损失巨大,煤炭工业取得的成就对国家的燃料平衡意义极为重大”并进一步指出因为石油大幅减产,苏联后方不得不大量采用木柴作为燃料——1943年苏联西北部燃料消费总量有三分之二来自木柴,中部也接近三分之一!”

不过苏联人一如既往地打肿脸充胖子声称“苏联液体燃料问题是靠内部潜力解决的,从国外购进的液体燃料只有259.9万吨”,全然不顾这些来自英美援助的汽油中有超过60万吨苏联几乎无法自产的,辛烷值超过99的高标号航空汽油。更有76万吨各种炼油添加剂!

而苏联人用了什么“内部潜力”的高招来充分挖潜呢?笔者不经意间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许多人民委员部和主管机关兴建并投产了低温干馏装置来提取燃料”,自然,考虑到苏联经济煤炭大多由中央计划统一分配的特点,这些人民委员部和主管机关实际很有可能为了解决液体燃料问题,砍掉附近一切可用的木柴干馏,获得了“清洁能源”

参考书目

Mark Harrison  Accounting.for.War:Soviet production, employment, and the defence burden, 1940-194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Nat Moser ,Oil and the Economy of Russia  Routledge 2018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三联书店1984年版

致命的套索:二战德军差一点掐死苏联的石油工业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