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测试房间内甲醛,检测显示超标 受访者供图
陈女士立刻向自如投诉,但久久未见处理。
陈女士给红星新闻记者讲了之后的一个“细节”,“后来我一说我是干媒体的,已经有人预约采访,他们分分钟给我处理了一个加急单,说24小时内上门检测。”陈女士自嘲“记性不好”,因为此前在北京工作时,也是租了自如“首次出租”的一个单间,“搬进去后我咳嗽了三个月才好。”
对此,胡永平律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种情况,根据《侵权责任法》,产品投入流通后,发现存在缺陷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及时采取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补救措施不力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自如爆出甲醛超标事件后
搞房屋净化的订单激增
事件的持续发酵,对自如租客的心态影响不小。某全屋净化服务的工程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从自如“出事”后,他们订单量激增,每天忙到晚上十点多是常事。
“大部分是自如的租客,看到新闻后怕了,自己掏钱让我们来检测。”据了解,市面上普通的房屋净化(去甲醛、苯等装修产生的有害物质),要50元每平方米,一个60平方米的小两居,做治理、净化需要3000元左右,还不包括检测的费用。
红星新闻记者问到,是否接到过自如等租房平台的订单,这名工程师予以否认。
前自如员工爆料:
装修结束后5到7天,房源就上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自如员工(以下简称小M)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从两年前“出事”后(指任女士一案),自如增加了空气治理这一项。但是因为需要一定时间,而房子每空置一天就是一天成本,所以就尽量缩短了装修时间,但也是装修结束后5至7天就释放出了房源。而在没有空气治理的时候,精装房7天装修加上保洁,毛坯房大概28天,就直接释放出租。
小M说,自如其实有自己的质量管理部门,叫“品质部门”,会检查一下出租房屋的质量,包括装修和电器、水电是否正常等。但空气检测、治理方面却是外包给其他公司的,因此品质部门并不能做什么监控,只查验合格证书。“先不说治理报告有没有造假,即使当时合格了,紧闭房门几个小时,一样有大量甲醛。”
小M认为,主要污染源在于家具和装修涂料。因为甲醛是不断释放的,如果材料不合格,一次治理是难以治本的。其认为,公司的设想其实是好的,只是一层层实施下来,并不能达到期望的目标。
比如,公司会指定具体品牌的装修材料,但是供应商浑水摸鱼也很常见——指定立邦环保漆,很可能工人就拿该品牌的包装,混着劣质漆用。据小M自己的观察,家具材料都是“很烂的三合板,属于一次组装,拆了就报废那种,味道非常重”。
另一位已经离职的自如管家王女士,也证实了装修材料容易以次充好这一点。
王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并不了解自如是否有专门的质量监管人员,装修这块是收房管家和配置专员一起把关的,包括用哪一款装修风格,用哪个供应商的家具。王女士认为收房管家的权力很大,因为在选择装修材料、家具上,有一些“操作空间”。王女士还称,“听说过有收房管家收供应商的钱被自如开除的。”
对此,红星新闻记者又再次询问自如管家,是否存在装修材料以次充好的问题,管家回复:“您不要道听途说,如果真心觉得不放心您可以选择二次房源。”记者继续追问空置期和治理的问题,管家避而不答,只说:“我们的房源都是合乎标准的,如果您对我们的房子实在不放心,二次房源也不能接受的话,那建议您选择其他您放心的房子。”管家还建议记者,如果真的介意甲醛污染,即便经过空气治理之后,也不要选(首次出租的)这个房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