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昌凯文化,人形陶罐,公元1200-1400年
马拉霍拉文明的球状壶,公园1000-1400年
圣塔伦文明,人物坐像花瓶,公元1000-1400年
马拉卡文明,人形陪葬瓮,公元1000 - 1500年
马拉霍拉文明的陶制丁字裤挡片,公元400至1400年
马拉霍拉文明的陶制男女性生殖器拟人塑像,公元400至1400年
圣塔伦文明,人形花瓶,这是一个坐着的女性,公元1000-1400年
圣塔伦文明雕像,夸张体现女性的生理特征,公元1000-1400年
天灾或人祸:不太平的巴西
悲剧发生后,巴西总统特梅尔伤感地说道,这对所有巴西人来说都是悲伤的一天,毁坏的历史文物价值无可估量。但就在举国哀痛之际,不同声音不时响起。数度竞选总统的玛丽娜·席尔瓦认为,大火不啻于一例对于巴西历史记忆的脑叶切除手术,她将矛头指向国家财政:“近三年来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与其它公立大学资金匮乏,早已预言了悲剧。”早在1946年,巴西国家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就被移交给大学,但资金似乎是长久以来的难题。
就在火灾后不久,博物馆曾公开抱怨,国家拨款严重不足。副馆长路易斯·杜阿尔特指出,政府对博物馆的忽视是悲剧根源,今年夏天的200年庆典上,甚至没有一位部长露面。巴西文化部长塞尔吉奥·莱唐则对外表示:“悲剧本来可以避免”,2015年博物馆就曾因资金紧张短暂关闭,却没有引起各方重视。在经费难题之外,巴西国家博物馆还面临着舆论困境。在日益强调种族认同与本土化的时代,国家博物馆里陈列藏品代表着殖民时代与帝国时代的欧洲视角,自然免不了受到责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