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事主在家中打开“经济犯罪侦查局软件”,按对方要求无论收到任何信息都不能打开,不能查网银,否则会影响“金融局”操作数据。3个小时后对方告知操作完毕,“建档”到此结束。实际上是骗子盗转资金完毕。对方要求事主每天早9时、晚20时30分报平安,需要做安全记录,有什么情况就向对方汇报。
7月25日事主打开网银看到转账记录,就找“队长”询问,对方恐吓称要找检察院办案人员汇报事主泄密打开了网银。骗子立即制作了一个“通告”吓唬事主:冻结事主的账户,300万元信托无法取出,因为泄密,要再罚款300万元。事主因没有这么多资金,便找了朋友借300万元。
7月26日至27日,骗子要求事主在酒店开房,打开“软件”接受“建档调查”,事主账户又被转走了300万元。7月30日至31日,对方要求事主将保险单退保套现125万元到自己名下的银行账户,同样打开“软件”接受“建档调查”,其账户又被转走了125万元。
8月1日,事主接到了“蒋检察长”电话,告知其当天下午要在武汉开庭,事主称人在广州无法出庭,对方便告知交30万元保证金就可以不出庭。随后事主又打开“软件”接受“建档调查”,被转走30万元。
8月2日上午事主主动打电话给“蒋检察长”询问出庭情况,对方告知其没有涉案。8月4日事主在家中又接到自称是某“金融局严科长”的电话,声称要作“资金回流核对”,在对方的引诱下,事主自行对号入座,主动联系“蒋检察长”报告自己“涉密”,对方便顺势要求其缴纳543万元保证金。事主在8月6日至8日筹得资金,骗子利用事主打开“软件”接受“建档调查”的方式,陆续转走543万元资金。
直至8月29日事主找其公司领导借钱,领导觉得可疑追问其缘由,事主如实告诉领导,才被告知是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于是马上报警。经办案民警后续跟进核实统计,事主最终被骗1115万元。
案例2
购新手机到酒店开房接受电话调查 护士被诈骗192万
8月6日上午,在医院当护士的黄某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广州天河公安民警”,告知事主涉嫌诈骗案件,并要求其联系“北京警方”,对方直接将电话转接至“北京警方”接听。对方告知事主有人在北京盗用其信息开办一张银行卡,该卡涉案金额128万元,现在北京的受害公民要起诉事主。事主被吓坏了,辩解没干过这种事情,是被冤枉的。对方声称给事主澄清机会,需要其协助调查。随后对方让事主购买一台新手机以及到酒店开房接受调查,对方又换了一个自称是该案件负责人的“科长”与事主对接,一方面语气凶狠地质问事主“是否认识案件主犯张某”,另一方面要求事主要保密,不能跟任何人说及此事。“科长”还详细询问了事主的银行账户情况,并要求事主每隔2小时要跟对方报到保持联系。
8月7日9时许,对方又换了一个“高科长”用QQ与事主联系,发送了一个含有“通缉令”的“网页链接”给事主,并让其在网页上填写自己银行卡信息,实际上是骗子通过木马病毒实时获取事主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
8月10日,对方又通过QQ告诉事主需要做“财力证明”,要求事主将钱存到自己名下的两个银行账户里,以证明事主本人有足够的钱而不需要诈骗。从8月10日起,事主陆续向亲戚朋友借款共89.25万元人民币,加上自己的存款共有22万元,此外还通过借贷方式借了80.58万元。直到8月19日晚上,事主越想越觉得不妥,马上到派出所报案。经办案民警追查,事主名下两个银行卡内的钱早已全部被转走,共损失192万元,还欠下巨额债务。
案例3
微信发送伪造“警察证”八旬老人被诈骗99万
9月2日15时许,八旬老人杨某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公安局”的,告知杨某涉嫌“洗黑钱”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200多万元,并称事主的身份证信息在武汉开了20多张银行卡,对方还要求事主到银行申请开通网上银行用于“配合调查洗清罪名”。对方还编造一连串虚构的情节迷惑事主:其称案件诈骗团伙的头目何某现在已经被公安局抓捕,团伙头目曾是某银行支行的大堂经理,主犯曾给银行的高层等好处费,在公安局对主犯进行抓捕时主犯逃跑了,并恐吓事主称怀疑事主跟主犯仍有联系。随后对方还通过微信发送了一个伪造的“警察证”给事主看,让其相信自己的身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