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爱与恨:《延禧攻略》中的那些后妃们(4)

www.antiquew.cn/news/ 2018-09-06 13:49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每作填仓诗必将孝贤与慧贤并提,如十四年所作:“已是伤神日,尤然韶景春。三年才过忌,周岁又思人。”十五年填仓日在诗下自注:“慧贤皇贵妃于此日仙逝已五阅岁矣,而孝贤皇后二周年将次又及,抚景追昔不禁神伤。”十六年诗下自注:“忆慧贤皇贵妃以乙丑是日薨逝,而孝贤皇后又以戊辰春月东巡至济南抱病仙逝,三年之间两失故侣,触绪伤怀何能己己!”

由此可见,高贵妃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了。

四、令妃只是孝贤皇后的影子

《延禧攻略》中的主角魏璎珞,其原型就是令妃魏佳氏。在乾隆一生的感情图中,她的地位仅次于孝贤皇后。那么,魏佳氏为何能获得乾隆的欢心呢?

据《清史稿》的记载:令贵妃本姓魏,内管领清泰之女,“事高宗为贵人,封令嫔,累进令贵妃。”乾隆初年修撰的《八旗通志》则记载,魏佳氏的祖、父系内务府包衣出身,家中不曾有人出仕做官。

从这个意义上说,魏佳氏只能参加宫女的选拔而非八旗秀女的选拔,后者是帝王及其子孙的妃嫔候选人,而前者只是宫中的服役人员,两者有云泥之别。

魏佳氏还真有可能是由一介宫女一步步爬上来的
魏佳氏还真有可能是由一介宫女一步步爬上来的


魏佳氏系宫女出身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事实上,乾隆某次在孝贤皇后陵前祭酒时作了一首诗,其中有这么两句:“旧日玉成侣,依然身旁陪”。

这话什么意思呢?原来,魏佳氏去世后以皇贵妃的名义袱葬地宫,其棺椁正好位于孝贤皇后棺柩东侧。所谓“旧日玉成侣,依然身旁陪”,指的是魏佳氏当年与孝贤皇后关系紧密,死后仍旧陪伴在身旁。那么,怎么个紧密法?说白了,就是孝贤皇后身边的宫女。

从时间线索看,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比孝贤皇后小15岁,正是入宫侍候的年龄。而从目前的画像看,魏佳氏和孝贤皇后长相颇为相似,或许在后者的影响下,魏佳氏的性情、气质都与主子颇为接近。从这个意义上说,乾隆很可能是在潜移默化中将对逝去皇后的感情转寄在魏佳氏身上,由此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怜爱之情。

孝贤皇后去世那一年,魏佳氏被晋封为令妃。不过,魏佳氏直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才生下皇七女,是年她已近30岁。由此看来,乾隆在此前8年中并未对魏佳氏表现出特别的关注,而这段时间正是皇后乌拉那拉氏得宠的时期。

但是,从乾隆二十一年后开始,魏佳氏便开始接二连三地为乾隆生育子女,其中除早夭的皇十四子永璐和未及命名的皇十六子外,魏佳氏又生育了另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所生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继位的嘉庆皇帝。

逆袭归逆袭,但是魏佳氏真的不认识富恒
逆袭归逆袭,但是魏佳氏真的不认识富恒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魏佳氏被晋封为令贵妃。就其出身而言,魏佳氏升到这个地位无疑是清宫中难得的异数了。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看,魏佳氏的得宠与继后乌喇那拉氏的失宠几乎处于同一时间线上,在乾隆三十年的“帝后冲突”后,魏佳氏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并受命统摄六宫,代行皇后之责。而且,魏佳氏这一做就是十年,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去世为止。

对魏佳氏而言,其一生最幸运的莫过于诞育了皇十五子永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永琰被宣布为皇储后,已去世近20年的魏佳氏也被追封为孝仪皇后。在伴君如伴虎的年代,由一个出身低微的入宫女子而升为皇贵妃并执掌后宫十年之久,魏佳氏的这一成功逆袭,无论如何都算是极为难得了。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