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他转了身,真的看见了70个人——他的妻子、父母、孩子、亲人和最要好的朋友。
“好,你觉得我们州每个月因为车祸而死亡的人数应该多少才合适?”
”0个,是0个。他们一个都不该死。“
一个有道德感的人,不能容忍自己的家人死去,又为何下意识觉得可以有70死于车祸?
道德本身就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基于事实的判断,看似客观,也不免染上鲜明的个人色彩。
当道德失去最初的认知功能,约束力被无限扩大,人们很容易走向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局端。
电影《驴得水》有这样一句台词,“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道德从古至今都是拿来律己的,法律才是律人的。”
对道德的履行, 上升到由外到内的强迫,无异于一种强盗。
3本分&情分,做拎得清的中国式好人
中国的社会环境孕育了“中国式好人”。
可怜的是,也许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身不由己地在讨好,并非发自内心地成为“活雷锋”。
顾及各种情分,忽视自己的感受;被惠及方却把这些“好人”的讨好视为理所应当。当他们选择守本分不再继续讨好时,就会遭到强烈批判。
日剧《世界奇妙物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身不由己”的故事。
早上十点,孝一从睡梦中醒来,去年的今天因为工作原因忘掉了女友的生日,他承诺今年一定会给女友过一次最棒的生日。
他早早就做好了计划:10点起床,12点去银行取钱,下午2点去商店买下女友看中的戒指,晚餐时和女友求婚……
电视里正在播放今日运势,孝一的星座今日的关键词是:同情心利人利己。为了达到今日的目的,要亲切的对待别人。
在电车上的孝一遇到了一个老奶奶,但他不想让座。电车一发动,老奶奶摔倒了,望着孝一的老奶奶,脸越来越扭曲。
时空转移,因为没做好事,孝一又回到了闹钟响起的早上十点。一切都和前一次一样,当他拒绝让座时,老奶奶的脸再次扭曲。
第三次,他毫不犹豫地给老奶奶让了座。
这一次,时间终于没有倒流。
路上,他又遇到了一个女孩,女孩不小心把一排自行车都弄倒了,向孝一投来祈求帮助的目光。
第一次,孝一径直走过,女子的面部变得扭曲,孝一又回到了早上十点……
孝一这下发现,只要自己不帮助别人,这一天就会重新来过。
为了让这一天顺利通过自己好去和女友求婚,他只能帮女子扶起自行车、在银行让位给插队的大婶、替被打的男子挨上一棍、把女友喜欢的戒指让给另一个来买戒指的男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