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老师表示,她的初衷是让孩子先数出100粒米,了解大概有多少,那么10个100就是1000,如此类推,估算和想象出1亿粒米,感受1亿是多大的数字,而不是真的去数1亿米粒。
该老师告诉记者,该班40多个同学中已有约10个同学完成了作业,孩子们还说玩得很开心,没完成的同学也可以留在周六日完成。这些孩子是怎样完成的呢?记者了解到,这10个同学都采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比如有的同学自己想出了用量杯量米,然后再去称的方法,有的同学则先用家里的小碗或牙签筒装一些米,然后数出有多少粒,再进行估算。“通过这个作业,孩子们可以运用学过的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老师表示,每次布置作业,她都会考虑到学生水平,确保作业是在孩子们可以完成的范围内。苏老师还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几年前,其他学校也曾试过让学生体验类似的作业,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之所以这次造成比较大的反响,该老师认为,“可能我在家长群没说明白,让部分家长有误会,孩子们在课堂上是能理解这份作业的意思。网传的截图没有截完整,晚上10点多,我还在跟家长们沟通解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