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守长江源头6年:从恋爱到婚姻 搬走垃圾60万件(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9-10 12:35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水要过滤,否则喝了会胀气;碰上停电,志愿者挤在厨房“抱团取暖”;晚上睡觉时也只能套睡袋,多盖几床被子。“每天七点钟起床,晚上十一点之后才能休息,从睁眼到闭眼都是工作。”刘希丹说。

2017年青藏线沿线绿色驿站建设启动时,刘洋以全职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进来。此前,他是甘肃人民防空办公室里的公务员。

搭建一个绿色驿站,有时需要9个工人共同工作一个多星期,甚至需要自己掏一部分钱买材料。在格尔木搭建好,再运到沿线。曾经下雪,导致送到驿站的物资迟了四天,三个志愿者靠四个土豆撑了四天。刘洋说,因为缺水,志愿者三个月都不能洗澡和洗头,等到被轮换。

绿色驿站的志愿者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捡拾青藏线两边的垃圾。每天工作人员都会组织志愿者徒步四五公里,或开车十几公里,捡拾路边的垃圾。一个驿站每个月大概能够捡拾到矿泉水瓶6000个,红牛罐和铝管5000个。

夫妻守长江源头6年:从恋爱到婚姻 搬走垃圾60万件

垃圾问题不是一年两年能解决的

从青藏公路修建完成开始,青藏线边的垃圾问题就一直存在。

刘希丹担心,这种情况会渐渐积重难返,而这个问题不是短期能解决掉的。所以,绿色江河扎根在长江源,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长期驻守——只能依靠这种方式来慢慢解决。

澎湃新闻了解到,除了“垃圾系列项目”,从1995年成立至今,绿色江河一直在推动和组织江河上游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1997年至2000年,绿色江河40多名志愿者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建立了中国民间第一座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可可西里、藏羚羊从此无人不晓;2001年至2004年,绿色江河提出的多项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建议,几乎全部被政府采纳;2012至今,“斑头雁守护行动”,促进当地政府出台《关于禁止捕猎的通知》;2014年至2015年,该组织进行的烟瘴挂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使青海省政府明确表示不会批准水电站建设。

2018年,是绿色江河会长杨欣在三江源工作的第21个年头。杨欣亲眼见证了长江生态环境遭遇的破坏。1994年,杨欣来到青海,听到老牧民讲起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倒在偷猎者枪下的故事后,将自己所著的《长江魂》进行义卖,并四处招募志愿者,用最简陋的工具和仪器完成了保护站第一期的修建,最终建立起了索南达杰保护站。

自此之后,杨欣就将自己交给了这片土地。他说,环保是一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射线。而“一直做下去”,也是刘洋、刘希丹夫妇,对保护沱沱河许下的唯一承诺。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