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大称韩春雨未主观造假 处理却符合造假条款(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9-10 13:27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2002年,胡永琪进入河北科技大学,曾任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在科研方面,胡永琪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催化反应过程与工艺。

有消息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除校学术委员会成立调查组之外,“胡永琪还负责组织第三方的调查。”不过,在校方出具的结论中,学术委员会调查组人数和人员组成、第三方等这些在处理结果中通常会对外公布的基本细节目前均无从得知。

为试图还原调查流程,澎湃新闻于9月5日多次电话联系胡永琪,但对方均未接听。同样拒不接听的还有河北科技大学官网提供的学术委员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闻在河北科技大学官网查询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时,该标题下的页面并不存在名单,而是显示空白。

河北科大让韩春雨事件谜团加深:有疑似处理

另外,澎湃新闻在对比《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5号)和《河北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时留意到,在运行制度章节中,《河北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凡校学术委员会会议上确定需要保密的内容,委员必须保密,并执行和维护学术委员会的审议或评议结果。”而《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中并没有此项规定。

同时,上述两份文件的运行制度章节均规定,“学术委员会做出的决定应当予以公示,并设置异议期。在异议期内如有异议,经1/3以上委员同意,可召开全体会议复议。经复议通过的决定为终局结论。”

但河北科技大学关于韩春雨事件的做出的决定在其官网显然事先未曾公示,据澎湃新闻接触到的校内人士表示,“在学校内也没看到过任何关于此事的公示”。而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0号)中也规定,如果有明确举报者的,处理结果还必须送达举报者手中,并保留10天的提出异议或申诉期。

被要求公开的原始数据

根据《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调查组应当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的确认、调查过程、事实认定及理由、调查结论等。

目前河北科技大学给出的这份不足600字的《调查和处理结果》,对照上述调查报告要求显然缺少很多要素。

从公布的结论可以看到的是,对于此前科学家呼吁要公开的实验原始数据,调查组称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实际上,这些原始数据曾被质疑NgAgo技术的科学家们强调要求对外公开。

早在2016年7月21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基因学家盖坦?布尔焦(Gaetan Burgio)在推特上发布长文《我的NgAgo经历》,即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

2016年10月10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文胜等13位中国生物学家联名在媒体上公开发声,他们无法重复该实验结果,同时一致表示希望韩春雨能公开所有原始数据,韩春雨所在河北科技大学及其他相关单位(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学术调查。

但韩春雨始终未公开原始数据,彼时坚称“会用会通过学术期刊给予回应的”。

除原始数据外,外界最为关注的“可重复性”, 处理结论仅提到委托第三方开展重复验证试验,并未明确交代验证试验的结果。结论中用到的措辞为,“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那么,“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是什么?“主观造假”是什么?不存在主观造假那团队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