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位创伤专家访问了他并对他的变化感到震惊,阿桑奇不情愿地承认自己患有抑郁症,并且睡眠常常因焦虑而中断。他经常保持清醒长达20多个小时,直到因身体上的疲惫而崩溃。
泄密者时代要落幕了吗?
与此同时,阿桑奇对解密的执念也日趋“痴狂”,不少追随者开始产生质疑。
2016年,随着美国大选的进行,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竞争逐渐白热化。维基解密因公布了民主党内部邮件而引发争议,有些分析甚至认为这些爆料是将希拉里拉下马的原因之一。
之后,维基解密泄露的邮件涉及的个人隐私越来越多,有专家质疑:一个危及普通公民生命安全的机构是否值得信赖?
实际上,阿桑奇并非是第一位让美国“腹面受敌”的泄密者。
往前追溯,泄密者还包括泄露越南战争秘密文件的埃尔斯伯格、将美国军事通信材料交给前苏联的约翰·沃克、向维基解密传播了75万页机密文件和视频的前美国陆军上等兵切尔西·曼宁等。
而近几年,最“走红”的泄密者当属前美国中情局技术分析员斯诺登了。不过,虽然泄密者们前赴后继,但大多都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鲜少有人能有一个happy ending。
2016年,在奥巴马任期的最后几个月,斯诺登能否获得特赦成为美国国内的一个热门话题。
由于斯诺登因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机密文件披露给《卫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截击”新闻网四家媒体机构而遭到通缉,不少人认为这四家媒体一定会力挺特赦斯诺登。
然而,《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不应特赦”的社论,让美国民众大跌眼镜。
由于该报在2014年凭借斯诺登曝光的文件报道获得普利策奖,不少人在推特上问:《华盛顿邮报》能把普利策还回去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