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称,他和涉事厂主正在接受调解,目前双方暂未达成一致意见。
专家:伤口在头面部,离大脑很近,相对危险
著名传染病专家、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向澎湃新闻分析称,狂犬免疫球蛋白可以结合、“杀死”狂犬病毒,如果足量浸润注射在伤口部位,可以有效减少这里残留的狂犬病毒的数量。
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公布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称,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照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20IU/kg)计算(注:此次事件中的男童唐某某体重18公斤)。被动免疫制剂严格按照体重计算使用剂量,一次性足量注射。如计算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全部伤口,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浸润注射。
卢洪洲称,“狂犬疫苗产生抗体,要两周以后了。该患者一部分伤口在头面部,离大脑很近,相对危险。”
卢洪洲表示,诊疗过程中对患者伤口的清洗,应由医护人员进行,或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那么,患者被犬咬伤后,有万全之策吗?
卢洪洲表示,如果患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出血,一定要第一时间用大量的水冲洗伤口,以减少伤口处的狂犬病毒数量;最好用肥皂水冲洗,因为它呈碱性,可以杀死部分狂犬病毒。除了用大量水冲洗和及时就医注射疫苗外,还要重视狂犬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的浸润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清要使用足够的量,以中和伤口部位的狂犬病毒,并于24小时内,在远离伤口的部位注射第一剂狂犬病疫苗。
卢洪洲认为,更好的“万全之策”是给犬强制注射狂犬病疫苗,只要养犬就要打。这样的话,即使犬咬伤人,患者也不会有狂犬病发的风险。“中国每年有大约2000人死于狂犬病,这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每年1千多万支狂犬疫苗给人注射,这是本末倒置。”
湖州市南浔区卫计系统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最好的防治方案是,少与犬类动物接触,避免被咬伤、抓伤。
临床会诊结果。
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部分内容: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特殊部位,如眼部伤口处理:波及眼内的伤口处理时,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用任何消毒剂。
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