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长江路小学语文老师赵昌竹也介绍说,目前江苏的小学生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版课本,"具"字出现在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中,"在第15 课《文具的家》这篇课文里。"
"具"字从诞生之初就是三横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副教授吴新江介绍说,从演变过程来看,按照其渊源和规范写法来说,"具"字应该写作三横,不过也有两横的情况,比如从部分手写的文献里发现,王羲之的行书里就被写作了两横,在一些草书中还有一笔带过的情况。"两横其实是为了偷懒,手写轻松,但没有区别字形或者意义的功能,和三横时表达的是同一个字,没有因此变成另一个字。"
他还介绍说,"具"是"俱"的本字,从象形字的演变来说,最初的字形显示的是下面一双手托举着鼎的样子,造字的本义是拿出高贵的饮食器皿铜鼎来宴请佳宾,意即准备齐全,招待贵宾。随着字体的演变,一点点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在楷书中,出现了底下像"八"字形的上下结构,而上面的"鼎"也变成了像"目"的样子,最后两条竖边向下伸长,和横相连。
这些字你可能也写错了
干露老师介绍说,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让很多人吃惊的错误,比如"庭"字包在中间的并不是"壬",很多人会写成上长下短的两横,其实是上横短、下横长。"挺"字也是,应为上短下长。
还有老师介绍,"周"字内部并非"吉",而是"土"加上"口";"冒"字上半部分不是"曰",最后并不封口;"肺"字有半部分也不是"市",而是一条笔直的竖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