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发布后影视剧市场冷却,但却也出现了艺人虚报低价实则不接新项目的情况。同时,也有声音指出,演员不拍戏照样可以接综艺赚快钱,甚至“轻轻松松上综艺玩游戏的收入,也能抵上辛辛苦苦在剧组演三个月戏”。
因此,这次综艺限薪令的下发,不难看出是希望对国内艺人高片酬的现状进行彻底整治。有消息人士指出,由“阴阳合同”引起的查税风波其实早就从影视剧波及到综艺节目,业内收到消息,相关税务部门未来也会介入,“只是具体时间和方式还不确定。”
行业观察者、“冷眼看电视”创始人杨智帆表示,不少影视剧剧组因为无法确定演员定价,新的纳税方式怎么走账都不确定,目前都不敢开机,直接导致明年电视剧产量可能有所下降,“综艺方面未来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限薪令”或成形式主义
对那些习惯了高片酬的艺人们来说,影视剧和综艺的全面限薪显然算不上什么好消息。但是限薪令能否落实,业内也是普遍存疑。
杨智帆就指出,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仅仅依靠行政指令其实很难调节,尤其是落实到执行层面,到底是演员自降片酬,还是制片方不再出高价,双方往往处于拉锯战中。
根据《2017年腾讯娱乐白皮书·综艺篇》统计,2017年省级卫视周末晚间档季播综艺共105档,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在2017年度卫视季播综艺收视率TOP10中,包括《奔跑吧》《王牌对王牌2》《跨界歌王2》《向往的生活》《歌手》等在内的大半节目,几乎都需要大量明星参与。
杨智帆表示,这两年综艺市场爆发,艺人成了稀缺资源,片酬上去了就降不下来。面对新的综艺限薪令,不排除有制片方会选择账面片酬符合标准,但以其他形式补足艺人的方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不从根上解决,片酬下降基本没戏。”影视评论人“纳兰惊梦”指出,制作单位本来就是攻守同盟,“一方面希望演员降低片酬以减少预算,另一方面又需要明星加入来保证未来的收视率和卖剧收入,但在整体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时,指望艺人自降片酬并不现实。”
在他看来,不管是影视剧还是综艺节目,只要目前的内容生产依然是围绕明星来展开,“限薪令”就还是形式主义。
二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加强上星综合频道宏观调控和管理,严格把关、严格审核,进一步调控治理综艺娱乐、真人秀、亲子类等节目,坚决防止泛娱乐化等倾向。
发表评论